碳弧堆焊的操作方法:碳棒应尽量垂直于工件,并且一经起弧,整个焊接过程应保持一定的碳弧长度一般为3-8毫米。粉块碳弧堆焊采用直流正接,起弧较容易,可以采用接触式引弧,只要碳棒具有一定的锥度,电弧燃烧即稳定。如果碳弧过低,碳极容易接触熔融金属,会造成瞬间短路,使碳弧不稳,影响焊层质量。同时,也使碳棒损耗加快,增加成本。
引弧 碳棒在距离粉块端头3-5毫米处的母材上引弧,之后将碳弧立即引至粉块边缘,使碳弧笼罩基体三分之一,笼罩粉块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横向摆动,开始起焊。碳弧摆动方法、幅度、速度、收弧。起焊后,碳弧沿粉块横向摆动,一般采用种方法,方形摆动与锯齿摆动。采用锯齿摆动,好于方形摆动。锯齿摆动体积熔化小,稀释率降低,这种方法可以进行较合适的摆动,保证焊层的设计性能。堆焊粉块时,摆幅与粉块宽度要一致,以保障焊层质量。堆焊速度也是堆焊质量的关键,焊工要熟练掌握横摆焊速和前进焊速,这两种速度必须协调一太快会造成与基体结合不牢,焊层表面有渣坑,太慢基体熔化多。焊层稀软率增高,表面出现黑皮和皱褶,因此,正确掌握横摆速度,保证基体不过烧的(稀软率不增高)前提下,使合金元表得到较充分的熔化和冶金反应。前进速度的快慢,要以横摆焊速粉块的熔化情况而定,在操作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熔池形状。要使熔池边界清楚,又要使熔池表面上的渣漂动,堆焊速度合适时,会得到一个光滑、平整的焊层。收弧和起焊一样重要,焊层两端均需平滑过渡,收弧时不可过早,待粉块熔尽,也不可太晚。免得收弧处弧坑太深,通常是待粉块熔尽时立即将碳弧拉长,利用碳弧的低温区给熔池加以整形。使之焊层与基体间过渡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