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加固措施(重庆毅实桥梁加固公司) 为适应桥梁对抗震的要求,针对震害所出现的各种薄弱环加强桥梁构造以提高桥梁抗震能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1 桥梁杭震的构造要求 1.1 对简支梁、连续梁、系杆拱等梁式体系,必须设置阻止梁墩横桥向相对位移的构造,阻止梁的横向位移。 1.2 对悬臂梁和T形刚构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阻止上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出现横桥向相对位移的构造措施。 1.3 对活动支座,均应采取限制其位移、防止其歪斜的措施。 1.4 对简支梁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中落梁,如采用螺栓连接,钢夹板连接,以及将基础置于可液化层一定深度等措施。 1.5 对于桩式墩和柱式墩,桩(柱)与盖梁,承台联接处的配筋不应少于桩或柱身的配筋。 1.6 对于砖石、混凝土墩台,应考虑提高墩台帽与墩台本身以及基础联结处,截面突变处和施工处的抗剪强度。 1.7 桥台胸墙应予加强,在胸墙与梁端部之间,宜填充缓冲材料,如沥青,油毛毡等。 1.8 砖石、混凝土墩台和拱圈的砂浆强度等级应按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提高一级使用。 1.9 不论为梁式桥、拱桥尽量避免在不稳定的河岸修建,并应合理布置桥孔。避免将墩台布设于在地震时可能滑动的岸坡突变处。 1.10 大跨径拱桥的主拱圈,桥梁加固养护,宜采用抗扭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的断面型式,如箱形拱、板拱等。当主拱采用组合断面时,应加强组合截面的连接强度,对双曲拱桥应加强肋波间的连接。 1.11 大跨径拱桥不宜采用二铰和三铰拱,桥梁加固养护,当小跨径拱桥采用二铰板拱时,应采取防比落拱构造措施。 1.12 砖石、混凝土腹拱的洪上建筑,除靠近墩台的腹拱采用三铰或二铰外,其余腹拱宜采用连续结构。 1.13 拱桥宜尽量减轻拱上建筑的重量。 1.14 刚性地基烈度为9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4g)时,桥梁加固,或非刚性地基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0.15g)时的单孔及连拱桥与端腹孔均应采取防止落拱构造,包括加长拱座斜面,设置防落牛腿以及将主拱钢筋伸入墩台帽内。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重庆毅实桥梁加固公司) 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存在的一些常见病害有:钢筋锈蚀、伸缩缝破坏、桥面裂缝和支座破坏等。 1.1 锈蚀病害。钢筋锈蚀是影响桥梁结构寿命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钢筋锈蚀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反应。钢筋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可使钢筋免受锈蚀。氧化膜的破坏直接导致了锈蚀的发生。混凝土的“碳化”、大气污染以及混凝土过高的cl-含量都使得混凝土中pH值下降,钢筋表面氧化膜处于酸性环境中,逐渐被腐蚀,这样氧化膜便被破坏了。对于以钢筋作为抗拉材料的混凝土桥梁来说,截面积的减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抗弯能力。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由此可见,钢筋锈蚀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十分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1.2 冻融病害。 冻融现象也是造成桥梁病害,影响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西部地区受天气影响极易产生冻融现象,长期反复作用易造成结构产生裂缝。有些桥梁进行了加固处理,新浇混凝土和后补混凝土结合不好,易产生裂缝,而冻融作用又加剧了这种作用。冻融病害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二是桥梁本身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高,排水设施存在缺陷;三是后期养护薄弱。桥梁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八种:(重庆毅实桥梁加固公司) 1 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在梁顶上加铺一层钢筋混凝土层,一般先凿除旧桥面,使其与原有主梁形成整体,达到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和抗压截面强度,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2 外包混凝土加固法 外包混凝土加固法又称增大截面加固法,它是通过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减少裂缝宽度。对于梁桥、拱桥、刚架桥、墩台、基础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均可采用该方法加固。外包混凝土将使原结构增加一部分恒载重量,因而在拟定外包混凝土尺寸时,应同时考虑外包构件以下的结构承载能力是否足够,这是外包混凝土方案是否成立的前提。 3 钢板粘贴加固法 由于交通量的增加,主梁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出现严重的锈蚀,或梁板桥的主梁出现严重横向裂缝,此时,可用粘结剂及锚栓将钢板粘贴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形成整体,以钢板代替增设的补强钢筋,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与耐久性。 4 喷锚混凝土加固法 首先是用植筋法将锚筋植入待补强部位的结构内,挂设补强钢筋网,然后再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形成与原结构共同受力的组合结构。喷锚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将新混凝土混合料,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已锚固好钢筋的受喷面上,凝结硬化后形成一种钢筋混凝土。 5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法 这种加固、改造方法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受力体系,达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的目的。它的基本原理是以减少控制截面的内力为目的进行加固。对于拱桥加固,可通过体系转换法将单纯拱的受力状态改变为拱梁组合体系受力状态,即将拱上建筑变为梁式结构,拱梁组合体系受力状态较单纯拱更为均匀。另外,对于拱式拱上建筑的旧桥,改拱式为梁式拱上建筑,所带来的恒载重量减少量是非常显著的。 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主要用于梁式桥(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连续体系梁桥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超限的结构,通过对旧桥施加体外预应力,能够达到减少或消除裂缝,减小梁体下挠,改善结构各截面应力状态的目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梁体外设钢质的拉杆或撑杆,并与被加固梁体锚固连接,然后施加预应力,桥梁加固养护,强迫后加拉杆受力,从而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使结构承载力显著提高,且可减少结构变形,缩小裂缝宽度甚至闭合。 7 减轻拱上自重加固法 减轻拱上自重也是一种调整拱上恒载分布的手段,尽管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恢复和提高原桥的承载能力,但它们的出发点和适用场合却是不相同的。调整拱上恒载分布是针对主拱圈变形过大,通过调整拱上恒载的办法来调整拱轴线与压力线;采用减轻拱上建筑的自重,则主要是针对某些双曲拱桥的基础承载能力较低,通过这一措施降低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 8 拱桥的拱圈和拱肋常用的几种加固方法 为了提高拱桥的承载能力,往往采用增加拱圈厚度和刚度,加大拱肋截面、增设新拱肋等方法,下面介绍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加固方法。 (1) 砖石拱桥的拱圈内壁出现表层剥落、松散、老化等情况且不适应目前交通时,可采用在肋圈内壁挂钢丝网,并喷射水泥砂浆的加固法。 (2)钢筋混凝土拱圈内壁浇筑加固法。拱桥拱圈内壁损坏严重时可采用此法,具体做法与上述方法相似。 (3)原拱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拱圈加固法。此法是拱桥中较常用的加固法之一,它不仅加固了拱圈,且将原有开裂拱联结在一起,也利于桥面排水。 (4)拱桥钢板箍与螺栓锚固法。石拱桥可在拱圈的跨中和 1/4 处加设三道(或多道,视情况而定)钢板箍(钢板厚可用 6~8mm)或钢拉杆,用螺栓在拱底及拱侧钻孔锚固,并注意将锚固点设在拱圈厚度的 1/3 处,此法可提高拱桥的整体强度,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 桥梁加固养护|毅实加固(在线咨询)|桥梁加固由重庆毅实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桥梁加固养护|毅实加固(在线咨询)|桥梁加固是重庆毅实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www.cqysjg.com)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曾贤明。同时本公司(www.cqzgjg.com)还是从事重庆粘钢加固,重庆粘钢加固公司,重庆粘钢加固工程的服务商,欢迎来电咨询。 产品:毅实加固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