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大,沉淀时间短,对小颗拉絮凝体的去除效果和抗冲击能力不如平流沉淀池;絮体一旦破碎,很难再次凝聚成大粒径颗粒,细微颗粒易被向上的水流带入清水区,导致沉淀池出水浊度升高,斜管表面积泥或其上部水体“翻桨”,大量矾花漂浮甚至随水流进人集水槽,影响滤池运行。(l)斜管沉淀池设计原因 ①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0013-2006),斜管沉淀池配水区高度应≥1.5m,某水厂配水区实际高度仅为1.3m,不利于配水和絮凝体沉降,且容易造成斜管表面存泥。 ②常规设计中穿孔排泥管直径与长度比应≥3%,该水厂新增穿孔排泥管直径与长度比仅为2%,不利于排泥。 ③池底泥斗设计斜角应为52-56度,该水厂泥斗角度仅为43度,且表面粗糙.不利于污泥滑落到斗底排泥管处排出。(2)构筑物工艺原因 从斜管沉淀池入口处取适量水样静置观察,45min后发现有部分上浮物.其上附有微小气泡。分析认为,该水厂混合井跌水区混入了空气(不排除进水泵组运转时也带入了部分空气),到达斜管沉淀池时形成微小气泡,微小气泡上浮时将部分污泥带到沉淀池表面,造成沉泥上浮,说明沉淀池浮泥的产生与水处理工艺构筑物的选型有关。(3)沉淀池底部污泥的走向 采用水下视频监控装置观察沉淀池斜管填料下的排泥情况,发现在沉淀池底部特别是泥斗斜坡上积存了大量污泥,难以下滑到泥斗底部,无法有效排出。即使进行了全排空操作,污泥失去水的浮力后从斜坡上滑入斗底,但如果穿孔管设计不合理(如开孔比不满足要求),污泥受阻而无法完全排出池外。重新对沉淀池进水冲洗后,情况仍未好转.说明穿孔排泥管的安装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反作用。(4)日常运行观察 第①该斜管沉淀池结构较为特殊,进水口处没有缓冲水流的挡墙结构,在靠近进水口附近的斜管上总是先出现浮泥,说明沉淀池自身结构缺陷也是造成斜管表面易形成浮泥的原因。 ②进水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各沉淀池表面极易形成泥层。在水厂超负荷运行时,由于水流冲击,易将沉淀池底部污泥冲起,湖南pp斜管填料供应商,在斜管表面形成絮状泥层。对于以上斜管沉淀池问题的解决建议 ①将混合井出水口下移,堰流跌水改为淹没堰出流,以解决水体进气问题。 ②改造蜂窝斜管沉淀池结构,提升斜管高度.提高配水区高度使其≥1.5m,甚至达到l.6m,泥斗斜面倾角增加至55度,将水泥斜面改为光滑的水磨石或瓷砖.增大穿孔排泥管直径或拆除穿孔排泥管。 ③在沉淀池穿孔排泥管上方增设高压管道,用于冲洗泥斗并搅动斗内污泥。 ④在斜管沉淀池进水口处增设缓冲水流的可调节隔栅或配水挡板等装置,增加水流阻力,降低水流能量.从而改善沉淀池进水流态,延长斜管表面出现絮状浮泥的时间 斜管斜板式沉淀池池的结构与一般沉淀池池相同,是由进口、沉淀池区、出口与集泥区四个部分组成,只是在沉淀池区设置有许多斜管或斜板。 在斜板斜管沉淀池池中,依照水流流过斜板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下向流和平向流三种。水流由下向上经过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物由上向下,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方法称作上向流(也称异向流)。水流向下经过斜管或斜板与沉淀池物的流向相同,这种方法称作下向流(也称同向流)。水流以水平方向活动的方法,称为平向流(也称横向流,pp斜管填料,仅适用于斜板)。现在,电厂的水处理中多采用上向流,多以斜管作为组件组成斜管沉淀池池。进水区 水流从水平方向进入沉淀池池,进水区主要有穿孔墙,缝隙墙和下向流斜管进水等方法,使水流在池宽方向上布水均匀,其要求和规划安置与平流式沉淀池池相同。为了使上向流斜管均匀出水,需要在斜管以下保持必定的配水区高度,并使进口断面处的水流速度不大于0.03-0.05m/s。斜板斜管的倾斜角 斜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称为倾斜角,倾斜角a越小,截留速度u0越小,沉降作用越好,但为使污泥能自动滑下排泥晓畅,a值不能太小,对上向流斜板、斜管沉淀池池,a一般不小于55°-60°。对下向流斜板、斜管沉淀池池因排泥比较简单,一般不小于30°-40°。斜板斜管的形状与原料 为了充分利用沉淀池池的有限容积,斜板、斜管都规划成截面为密布形的几何图形,其中有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和波纹形等。为了便于装置,一般将几个或几百个斜管组成一个全体,作为一个装置组件,然后在沉淀池区安放几个或几十个这样的组件。 斜板斜管的资料要求轻质、坚牢、价廉。现在运用较多的有纸质蜂窝、薄塑料板等。蜂窝斜管能够用浸渍纸制成,并用酚醛树脂固化定形,一般做成正六边形,内切圆直径为25mm。塑料板一般用厚0.4mm的硬乙烯板热压成形。斜板的长度与距离 斜板斜管的长度越长,沉降功率越高。但斜板斜管过长,制作和装置都比较困难,并且长度添加到必定程度后,再添加长度对沉降功率的提高却是有限的。假如长度过短,进口过渡段(进口过渡段指水流由斜管进口端的紊流过渡到层流的区段)长度所占的份额添加,有用沉降区的长度相应削减,斜管过渡段的长度大约为100-200mm。 根据经历,上向流斜板长度一般为0.8-1.0m,不宜小于0.5m,下向流为2.5m左右。在截面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斜板距离或管径越小,管内流速越大,外表负荷也就越高,因而池体体积能够相应削减,但斜板距离或管径过小,加工困难,并且易于阻塞。现在在给水处理中采用的上向流沉淀池池,斜板距离或管径大致为50-150mm,下向流斜板沉淀池池的斜板距离为35mm蜂窝斜管沉淀池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沉淀工艺,但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效果不佳。总的来说,影响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种: 1.斜管流速及表面负荷 由于废水的排放不稳定,流速的控制非常重要。流速太大,会将杂质带出斜管而影响出水水质;流速太小又将在提高处理水量的目的失去意义。因此,各厂应根据原始水质,出水水质,水温,药剂投加量和投加地点等方面设计斜管沉淀池中的水流流速。 确定处理水量的一定所需的蜂窝斜管沉淀池的面积,需要得到斜管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表明负荷,设计手册中斜管沉淀池表明负荷的范围值为72-120m3/m2.d。 2.斜管长度 斜管长度是影响沉淀效果或决定沉淀池液面负荷的主要因素之一,斜管越长,沉淀面积就越大,处理效果就越好。根据以前的设计应急设计斜管总长度为1m较为合适。 3.倾角 污泥颗粒在斜管去的沉降过程主要取决于斜管的水平投影面积,也就是混合液沿垂直向上方向的冲击力和颗粒污泥的重力差,因此,斜管的倾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倾角较大时,冲击力较大,不利于颗粒沉降;倾角越小,斜管在水平方向投影面积越大,处理能力也越大。斜管的安装角度为60度,加快了沉淀速度和排泥。 4.管径及断面面积 从增大沉淀面积、提高沉淀小了上考虑,管径越小越高。但从施工安装和排泥看,过小的管径将给斜管填料加工带来困难,使用时容易堵塞,因而又不不宜太小。一般采用的斜管管径为35mm和50mm,根据需求和设计安装后,一般不会发生堵塞情况。 目前,国内异向流斜管的断面多采用改性山形斜管和蜂窝斜管,哈尔滨pp斜管填料供应,这是因为这两种断面的斜管结构紧凑合理,成型后刚度较好,因而可以用较薄的材料加工,费用较低,沈阳pp斜管填料供应,结构所占尺寸小。在这,选用六角工艺蜂窝型,材质为乙丙共聚,这样如果遇到因意外损坏的斜管可以及时更换,使用时较为理想 pp斜管填料,湖南pp斜管填料供应商,久源环保科技由河南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河南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ww.hnjyhbkj.com)是从事“铝矾土,纤维束滤料,cod去除剂,氨氮去除剂,冰晶石”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王青锋。同时本公司(www.hnhbyj.com)还是从事冰晶石,冰晶石生产商,铸造冰晶石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 产品:久源环保科技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