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你知道多少脑1膜炎(“歪头”“白内1障”)脑膜1炎是近年来遇到的一种新病,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死亡率较高、难治1愈等特点。2016年,该病成为青蛙养殖过程遇到的难治1愈、也是危害1大的疾病。(1)病因:脑膜1炎的病原为脑膜1败1血性黄1杆菌,该病2016年在湖南地区多发,蝌蚪、幼蛙和成蛙均可感染此病。(2)症状:病体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发病蝌蚪后肢、腹部和口周围有明显的出血斑点。部分蝌蚪腹部膨大,仰浮于水面不由自主地打转,有时又恢复正常。解剖可见腹腔大量积水,肝1脏发黑肿大并有出血斑点,脾1脏缩小,1肠道充血。同时,“歪头”和眼球“白内1障”是其典型症状。(3)防治措施:引种时严格检疫,养殖过程中勤换水,合理规划养殖密度;阴雨季节较长的年份,该病较易爆发;该病发生初期,即需要抓紧治疗,负责引起疾病的爆发;蛙池的水源必须是新鲜水源,一旦发病,且不可将发病池的水,引向其他池塘;对于循环养殖用水的养殖户,需要特别注意。(4)治疗方案:发病初期,可采用如下方案:5氟1苯尼考+多维,拌20kg饲料,1好全部养殖青蛙用一个疗程,一个疗程5天。(特别注意:如果用量和疗程达不到,常常引起该病的复发,从而加大该病的治疗难度);对于发病养殖的池塘,可以增加到7天。同时,用碘全池消毒。发病高峰期,可采用如下方案:氟1苯尼考+磺1胺间甲氧嘧1啶钠(原粉)+多维,拌10kg饲料,一个疗程5天。(特别注意:如果用量和疗程达不到,常常引起该病的复发,从而加大该病的治疗难度)。如果“白内1障”现象较为严重的,需要加喂一个疗程的驱虫药:阿1苯达1唑粉(原粉)。
青蛙养殖的水质管理春季投放入池青蛙蝌蚪,一般经过约45天的养殖,蝌蚪即可开始进入变态阶段。蝌蚪进入变态期后,由原来的安全水生生活过度到水陆两栖生活。这时要将变态的幼蛙及时捕捉到水较浅、堤埂坡度较大的幼蛙池中去饲养。蝌蚪伸出前肢的时候,变态即将完成,这时还有一个很长的尾巴,其行动不便,可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将捕捉到幼蛙池中。此阶段的蝌蚪不再吃食,而依靠吸收尾部作为营养来源,所以无需再投喂饵料。水质的管理蝌蚪宜肥水饲养,水质保持在浅绿为1好,当水质为深绿色时,可以进行全池换水(换掉多半老水)。由于在蝌蚪养殖期间每天都在进行投喂,所以蝌蚪池中的水无需刻意肥水,只要是饲喂蝌蚪的饲料适量时,水自然变绿。青蛙养殖近两年来备受关注,很多养殖户根据自己的条件,设计出了很多养殖青蛙的方式,有水泥池养殖,土沟养殖,土池养殖,菜地养殖,稻田养殖等。授渔小编根据自身在养殖行业大量调查推荐大家采用稻田养殖模式,其场地改建简易,投资低,产量高,目前已得到大多养殖青蛙的养殖户认可。水源青蛙虽然属于两栖动物,但是水源的好坏,直接觉得蝌蚪的成活率及后期青蛙的发病率。水源的选择1好遵循:其一,无污染。1好的是山泉水或者井水。1好能远离猪场、鸡场。猪场、鸡场的排污,会渗透入地下水,可能造成地下水氨氮超标。其二,如果是灌溉用水和养殖(养鱼)用水,需要定期检测。尤其关注氨氮、亚1硝酸盐、pH值。其三,进水和排水的设置。进水和排水必须严格分开,不得相互交叉。</p 半亩田公司、学习青蛙养殖、万州区青蛙养殖由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半亩田公司、学习青蛙养殖、万州区青蛙养殖是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www.bmtqwyz.jqw.com)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向老师。同时本公司(www.cqbmt.com)还是从事重庆青蛙养殖,重庆青蛙养殖种苗,重庆青蛙饲料养殖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 产品:半亩田青蛙养殖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