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土”有一份特殊深挚的感情。这大约与长期农耕社会对土地的依赖有关。人类制陶是对自然的浓缩,这种浓缩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仅是物质上的体现,也是精神上的展现。它来源于自然而改变了自然,并使自然按照人的自然进化规律进行。到二十世纪,人类浓缩自然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使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和非物质文明。此时,“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之于泥与火的体现”而产生的现代陶艺成了高科技的产物。红坎岭陶艺园指出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窑炉,各种火焰与气氛的烧成手段使陶艺世界变得越发的五彩缤纷。这样,以往被陶瓷烧成温度,升温曲线,烧成气氛和冷却保温时间等因素所困扰的人的困惑心理,逐渐淡漠了。于是,人类跨越到陶艺是火的艺术,火是陶艺的精髓的阶段。火在改变泥的物理性能的同时,她的艺术个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它给陶艺作品上留下了美丽,丰富的自然痕迹和肌理效果以及粗狂、朴素、原始的本质色彩,这就是火的材质美的自然流露。因此,烈火的考验,是“陶”(泥)成为“艺”的必由之路。在征服自然与改造自身力求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天人合一”一直成为文化发展与进化的主旋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取于自然和回归自然的选择。新石器时代找到了这种选择,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发展与光大起来,是人对自然的发现,也是自然对人的恩赐。人在不断寻求与自然和谐与共存的过程中,发现、利用了泥土的天然属性,并把它推进到精神表达的境界。对陶艺泥、火的认识,是一种自然选择,也正是这种自然选择将人引领到一个崇尚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天地。人们在认识了解陶艺材质的同时经过了种种实践而得到经验总结,逐渐形成并明确了对现代陶艺自然美因素的特别钟爱。红坎岭陶艺园介绍漫步人类艺术文化的长廊,遍布着自然与人携手前行的足迹,回顾这人与自然激烈对话的高亢声音。陶器艺术中的彩釉纹样可以说是在大自然强有力的恐骇中,凭借人类弱小的创造力撕破漫漫黑夜而绽放出的一丝绮丽之光。在人同自然争斗与寻求和谐中,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友善和谐之音,也有“鱼相望于江湖”(庄子)不知何为自然何为我的飘然入化的绝妙境界,更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自然无能为力的凄然慨叹。就是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造就了它们矛盾与统一的关系。而人与自然撞击出各式各样的思想的火花,不论是和谐之音,还是凄然叹息,红坎岭,总能点燃了艺术家潜有的创作灵感,从而照应出一个绚烂的艺术世界。因此,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可以红红脱尘世,超然物外,使自我精神超越真实有限的世界,以期达到与自然精神冥全,让有限的生命在悠悠无限的自然精神的延续中获得永恒。与人类一样,陶瓷材料是自然中的物质,是集金、木、水、火、土于一身的物质现象,陶瓷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就是随时随地可取,并与火结合而发生千变万化的人类造化之物。它是人与自然契合的结果。而人类就是利用了这种结果并与自然和谐的。陶艺脱离了古老的陶瓷母体,紧跟着纯粹审美的时代步伐,并与现代雕塑,现代绘画一道,成为了的造型艺术门类。作为一种与自然和谐的艺术形式,陶艺创作是陶艺家选择材料并利用材料来表达心境方式,它体现了人类融于自然而独立于自然的个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怎样鉴定古陶器?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1.产地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2.器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演变、发展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演变、发展、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3.图案花纹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4.制作工艺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红坎岭色釉,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5.胎质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6.文字款识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7.陶器的组合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8、辨色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9.辨锈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陶艺大师讲述神秘古老的传说:龙床?大家不知道吧!关于陶艺也是有神话传说的,这里红坎岭陶艺园的陶艺大师和大家讲述神秘古老的传说:龙床。?景德镇人民,世世代代用清澈的昌江水和拌着自己血泪揉成瓷土,做出'声如磬、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的瓷器,誉满各地,就连当时远在北京城里的皇帝,也在景德镇瓷器上打主意。?一年,刚过年不久,京里传来一道圣旨,并派来督使,要景德镇做一张举世无双的龙床,这张瓷做的床,要求一条金龙绕床柱,两对凤凰朝阳,四周灵芝簇牡丹,万紫千红朵朵香。限一年造好,误期不交,就要把景德镇所有的瓷匠统统斩尽杀绝。本来正是新正年头,人们强颜为欢,现在大家去变得心事重重了。有的人说:' 我们镇里祖祖辈辈吃瓷器饭,要烧就烧,皇上难不到我们!'有的人说:'难!皇上贪得无厌,烧得好也没个底?'可是这年景德镇到底提前开了工,不得不家家作坊动手做龙床。座座瓷窑动手烧龙床。但是烧过来烧过去,不是裂就是塌,一连几个月,这张又大又精细得出格的龙床,始终没能烧成。?那时,有个陈德厚的师傅,是烧窑的老把桩,烧窑的本事在全镇要算一把手,经他手烧的瓷器个个白光光,当当响。陈老师傅看到满城瓷匠兄弟面带愁容,惟恐烧不好龙床脱不得身,活不成命,心里比刀割还难受。他悄悄在自己作坊里先后做了四张龙床,可是也是一张也没烧成。陈老师傅有个女儿,名叫翠芳,生得聪明伶俐,学得一手画红好手艺。据说她画的花卉放在窗口,会招惹得蝴蝶蜜蜂团团旋转,她画的桃李,人们见到口里会发酸。陈老师傅疼爱女儿,女儿也很体贴父亲。父女俩相依为命,一向是你烧我画,我画你烧,现在日不休夜不歇,一心要把龙床烧好。?很快已到十一月初头,离交龙床期限只有两个月了,真是心里愈急日子过得愈快。京里派来督使和浮梁县县衙一些爪牙,也愈逼愈紧,他们走东窑,逛西窑,喝老头,骂小孩,亲临窑前监工。每到一窑,人们都要宰猪杀鸡敬奉他们,稍有款待不周,就会给戴上个'违抗圣上'的罪名,活活把人捉去弄死。陈老师傅比消瘦了,人也昏昏懂懂,老是抚摸着烧塌烧坏的龙床唉声叹气,出神凝思。翠芳看到父亲这样,就像有无数无形的花针扎在心上隐隐作痛。 后来昼饭后,翠芳坐在椅上歇一会,很快困着了。忽然,眼前闪出万道金光,一个手持佛帚的白胡子老倌,飘飘然从天而降,站在翠芳面前,说:'你父女烧龙床很诚心,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玉皇派我来告诉你们烧龙床的法诀:一是按女人身型重建新窑;二是等龙床放进窑里,你就乘火烧得正旺跳将进去,龙床方能烧成。' 说完,佛帚一扬,金光消失了。?翠芳醒来,对梦中的话半信半疑,但心里想:'不管怎样,为救全镇瓷匠,我死也要把龙床烧好!'她就把改窑的事告诉了父亲,要父亲重建新窑烧龙床。可是不管翠芳怎么说,父亲还是没同意,他说几百年来祖辈相传就是烧的这种窑,改了窑就更没把握烧成。 时间过得真快,只有一个来月就要交龙床了。京里督使和县衙官吏,过去满望龙床烧好送进京,拍上这次马屁,会得到皇帝的封赏,现在不但封赏得不到,他们的前程都要断送了。他们一急,人也就露出了豺狼相,整天到晚,撞见瓷匠就骂就打;可光打骂不会打骂出一张龙床来。因此,他们就象苍蝇一样,满镇乱奔,到处打听哪里有高明的烧窑师傅。?香花长在角落里,也是清香四溢。他们很快打听到陈德厚是个烧窑老把桩。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吏爪牙,不闻则可,一知道就直奔陈老师傅作坊而来。那个领头的小官儿一见面就横眼喝到:'老头!龙床烧好没有?'陈老师傅摇摇头,拖着声音回答说: '没有。' '没有?!烧不好要你们全部窑匠的命!' 陈老师傅正想把命豁出去了:'要命就要命,那有什么百办法!' '哦!你敢违抗圣命。来人啦,把这老头捆走!' 一班下手正要捆陈老师傅,翠芳从后面跑出来,大喝一声:'你们不能带走我的父亲,龙床我们能按期烧好!'那班人看到突然出来一个秀丽鲜嫩的少女,不觉一惊。尤其是一个闺中少女,红坎岭印纹陶,竟敢出此大言,更使官吏和爪牙惊奇。一个头目走上前来,以贪婪的目光对翠芳上下一打量,眉头一皱,说:'好!反正你们这个月底要烧好,误期格杀勿论!'?这群人走后,陈老师傅埋怨女儿:'我是阎王快点名的人,抓去算了,你何必再钻进网里来,日后也不得脱身。'翠芳两眼噙着泪花,靠在父亲身边,又一再要求父亲按女人身型改窑,说神仙的话不可不信,而且这样改造看去很有道理;左说右说,花了许多口舌,父亲给说的一时没了主张。'好吧,试试看,烧成了就好。反正不烧也脱不了身!'同意了女儿的意见。陈老师傅父女又忙着动手开工了。首先是根据翠芳意见,请了几个师兄师弟,按女人身型造了一座新窑。】?到现在我们景德镇的老柴窑还是保留着这种形状。窑面很象个站着的女人,中上部一对窑眼,烧窑时红彤彤的,说这是女人的一对玉奶。瓷坯做好以后,翠芳花尽心血在坯上画龙凤和百花;陈老师傅挑了干和富有松脂的柴准备烧龙床。龙床瓷坯放进窑里,点火前后,陈老师傅聚精会神,把全部烧窑技能都用上了。使瓷窑周身火力均匀,哄哄哄哄,烧得好炽烈。这时,翠芳跑到后面厢房,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穿上平素心爱的花衣服,走将出来,站在窑门口,呆呆地望了父亲一会,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想不掉眼泪,到底还是掉下来 ,陈老师傅忙着照看窑火,也没注意到她。翠芳为自己的年迈父亲,为了千百个善良的瓷匠的命运,为了不使景德镇陶瓷艺术失传,她终于一下跑到火焰熊熊的窑门口,红坎岭白釉,叫了一声'爹爹保重!'毅然跳进了窑内。?陈老师傅见到,惊叫了声'翠儿'立刻扑向窑门。窑门像个庞大怪物的血盆巨口,炽热的火舌一跳一卷,想把一切吞掉。阵阵火气吹干了老师傅的眼泪,老师傅昏倒在窑门前。 很奇怪,这次龙床居然烧好了。摆在作坊当中,晶莹洁白,玉泽生辉,釉面照得见人影,敲起来声音像金钟玉磬,八条金龙像在摇头摆尾,两对凤凰宛似振翅欲飞,朵朵鲜花隐隐散发清香。陈老师傅躺在睡椅上,好容易睁开眼睛,看到女儿翠芳正站在自己面前,再一定睛,哪里有女儿?!那是一张五光十彩的龙床!他发出一声惊喜的叫喊,但接着两颗巨大的眼泪缓缓地流下了他的枯萎腮帮。?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镇,老老少少奔走相告,一起涌来看龙床。人们看到烧好的龙床,听到翠芳悲惨死去,又高兴又悲痛,又自豪又气愤。 '我说皇上难不倒我们,景德镇瓷匠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肯定不能送!送了一个还会来要两个三个。龙床再多也填不满官家的贪心肚!' 正在议论间,人群中闪出一个年轻大汉。大家一看原来是兴隆窑装坯师傅郑忠。此人一向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在地方上一呼百诺,很有几分威信。现在只见他站在堂前香炉桌上,对众人说:'各位父老兄弟!我也赞成不送进京去!这张龙床是我们景德镇瓷匠拼了性命烧出来的!皇帝有三十二宫,七十二院,要是一宫一院都要龙床,再加上大小官员都来压榨,我们死也应付不了!'一席话,点醒了大家,人群中立刻骚动起来了,有几个挑坯的年轻人,袖子一卷,举起带来的扁担,喊声 '对!'就想挤上前去打碎龙床。 瓷匠陈老师傅看到这种情形,连忙挣扎着站起来,摆摆手对大家说:'不能!不能!后生家做事不能莽撞!'?人们听到陈老师傅喉咙,全场立刻静了下来。'龙床花了我们众位瓷匠一年的心血,它是我们景德镇的!我们既不能送进京去,也不能打掉,要把它好好保存起来,放在镇上,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景德镇能够烧龙床!' 这一讲,大家都说:'对!对!'有人还想说几句话,但陈老师傅一个师弟已站上去跟大家说了:'陈老师傅说得对,龙床烧成了是陈师傅的荣誉,也是我们全镇瓷匠的荣誉,我们一定要把龙床保护好,官家阻难,就和他们干!'大家一致赞成这个意见。柴堆爆烈火,越来越旺;一阵铜锣响,你喊我嚷,几个健壮的后生家抬着龙床,在龙床前头挂上一张翠芳的画像,一路往街上台去。后面簇拥着许多瓷匠,喊的喊,打锣的打锣,打铳的打铳,浩浩荡荡足足摆得有一两里路长,路过大街小巷,看得人愈来愈多,跟着走的人也愈来愈多,男男女,老老少少,把路上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经过处,看着金光灿烂的龙床和伶俐可爱的翠芳像,尽是一片赞叹声和气愤声。?说也满奇怪,平日一群耀武扬威的官吏和爪牙,见人不打就骂,这回景德镇的瓷匠和居民全部上街,他们却做了锁头乌龟,躲到不知哪里去了;更奇怪的是,本来八字开的浮梁县衙门,现在也无缘无故关门大吉了;还要奇怪的是,人们后来都说:京里派来的堂堂督使,也星夜溜回京里去了。瘟神一走,年关正到,这一年景德镇瓷匠家家户户打响爆,当然打得多的是陈老师傅家,因为大家都到他家里去拜年。 红坎岭印纹陶-海南红坎岭(在线咨询)-红坎岭由海南红坎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海南红坎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www.hklty.cn)在其它这一领域倾注了无限的热忱和热情,海南红坎岭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崔杨鹤。 产品:海南红坎岭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