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电缆与附件连接时,如果附件接地极材质为铝,电缆端子应选用铜铝过渡端子,或用铜铝过渡板进行连接,避免电缆运行过程中铜铝接触界面产生电化学腐蚀,进而产生接触电阻增大、烧蚀接地端子现象。
交叉互联接地时,交叉互联的顺序应一致,严禁反接。


4结论
110kV电缆附件国产化技术已经成熟,电缆附件厂家已经掌握了附件生产的关键技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较为严密,提高附件安装质量成为附件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在附件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环境、电缆处理、附件组装各种因素分析,并给出具体应对方案,才能保证附件安装后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佩龙.高压电缆附件的电场及界面压力设计.电线电缆[J],2011(5).
[2]谢宝星.高压单芯电缆接地回流线的功能和应用.水电站机电技术[J],2006(1).
上世纪90年代末,一种新型的全预制干式合成绝缘户外电缆终端问世。不久,国内的长沙电缆附件公司和广东长国电缆附件公司相继开发成功类似的产品。这种新型的户外终端是集应力锥、伞裙和绝缘层于一体,成为一个整体预制件。这种结构极大地简化了终端的安装工序,即在通常处理完电缆并压接好接线杆后,将整个终端预制件套人电缆的绝缘上即成。


.电缆外护套 2.电缆金属护套 3.接地编织线扎紧焊接 4.防水绕包带 5.热收拾护套 6.浇注孔盖板 7.铜壳体 8.防水密封浇注剂 9.密封圈 10.金属护套绝缘隔离件 11.接地端 12.机械保护密封壳体
广州局三起接头故障,一起和第三起是合模线打磨工艺造成的隐患,在出厂试验中未检出局放,在竣工试验128kV时发生局部放电造成击穿故障,而第二起产品由于采用冷缩工艺,该工艺存在扩张缺陷及产品储存期的问题,终形成隐患。
4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经我局技术部门人员与供应商沟通,要求供应商进行认真检查、完善生产、配套、技术交流、指导安装各流程环节,并进行如下整改措施:
4.1 提高铝屏蔽罩标准、提,保证圆整度,无毛刺。
4.2 改进高压半导体屏蔽的模具结构,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隐患。
4.3 加强产品指导安装人员技术力量支撑,安装过程适当增加电缆接头一定的绝缘裕度。下图为接头改后的电场强度计算分析对比:


如图可见原110kV1000mm2中间接头应力管端部高场强4kV/mm,可满足正常工作电压要求,改进后应力管端部高场强下降到3.4kV/mm,比原场强下降15%。原110kV 1000mm2中间接头应力管水平段与屏蔽层间的绝缘厚度为35±0.5mm,改进后应力管绝缘厚度为40±0.5mm,从图a和图b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电场分布更佳。
同时供应商也作出承诺提高出厂试验的标准:“首先按照标准96kV局部放电试验,然后160kV工频电压试验,增加项:降至128kV检查局部放电合格,方可出厂”,避免发生耐压后损伤而未发现的情况。
产品:长能瓷套
供货总量:200
产品价格:10000
包装规格:不限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