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的娃池的挖掘情况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回”字形高产池。所谓“回”字形池,就是单个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了“回”字内外的两个“口”。该蛙池的基本规格为25×8米,每个口约200㎡,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3口。食台区宽1.5米左右,水沟宽1米,休息区宽2米,水沟深30-5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不超过25米。池梗要比蛙池高30厘米左右,在蝌蚪饲养中后期需要扩大水面,实现全水面养殖,增大蝌蚪的活动区域。挖掘青蛙养殖池时,要先将场地进行测量,然后在地面用白灰画出草图,按照画线开挖池沟和做池埂。场地不一定规整,有的是大小头、三角形等,只要我们按照这种池形来挖建就可以了。我们要力求将每一口蛙池做到比较平整,要尽量避免出现蛙池水沟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因为这样的蛙池会导致一头的沟内的水已经满了,而另一头还没有水。蛙池需要埋设进排水管,一般选择PVC管子,进水管一般选择直径75毫米,排水管略大,使用110毫米的直径,排水管需要带上弯头安装。进排水好呈对角线安装。
青蛙养殖应该注意什么一、养殖技术1.幼蛙培育技术要点幼蛙池保持水深0.3~0.5米,水面设置3~5个饲料台和休息台。刚变态的稚蛙放养密度为200~300只/㎡,50克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200只/㎡。同池幼蛙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应按幼蛙的口径相适应。刚变态的幼蛙投喂粒径为2.0毫米的稚蛙料,个体20~30克时投喂粒径3.0毫米的幼蛙料,个体30~50克时投喂粒径3.5毫米的成蛙料。日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5%左右,上下午各投喂一次。要定期家换水,保持水质新鲜。2.成蛙养殖技术要点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供应充足的饵料为关键,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黄粉虫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过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二、病害防治要点青蛙的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只要注意环境卫生,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均衡、科学喂养,就可以减少蛙病害的发生。青蛙的常见病害有暴发性败血病、气泡病、车轮虫病、红腿病、胃肠1炎等。青蛙(、黑斑蛙)主要生活于农田耕作区,由于非1法的过度捕捉,目前该物种的种群生存现状令人堪忧。一只黑斑蛙每天能捕食大量害虫,故称为“农田卫士”。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捕食田蛙加之滥施农药,使自然界中的蛙类资源严重枯竭。同时,自然界中蛙体内寄生着一种曼氏裂头绦虫,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行田蛙人工养殖,不仅可以利用田蛙防治农作物受到虫害的侵害,同时更能够防止蛙体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味美的蛙肉食品。杜绝人为抓捕青蛙,发展人工养殖青蛙势在必行。关于(、黑斑蛙)的养殖技术,规模化养殖较少,由于技术原因,养殖规模得不到提升,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没有技术,无法实现集约化、规模养殖。由于青蛙市场目前主要依赖非1法捕捉,因此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鲜活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工企业由于资源有限,无法进行青蛙产品的深加工,一些农民为了致富,利用房前屋后零星水面养殖青蛙;经过近几年养殖模式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有意者看到养蛙业有利可图,已开始投资这一新项目,进行规模性生产经营。</p 青蛙养殖的前景-半亩田生态农业-富宁青蛙养殖由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青蛙养殖的前景-半亩田生态农业-富宁青蛙养殖是重庆市半亩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www.bmtqwyz.jqw.com)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向老师。同时本公司(www.cqbmt.com)还是从事重庆青蛙养殖,重庆青蛙养殖种苗,重庆青蛙饲料养殖的厂家,欢迎来电咨询。 产品:半亩田青蛙养殖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