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展简介1802年乌拉斯登(W.H.Wollaston)发现太阳连续光谱中存在许多暗线。1814年夫劳霍弗(J.Fraunhofer)再次观察到这些暗线,但无法解释,将这些暗线称为夫劳霍弗暗线。1820年布鲁斯特(D.Brewster)第0一个解释了这些暗线是由太阳外围大气圈对太阳光吸收而产生。1860年克希霍夫(G.Kirchoff)和本生(R.Bunsen)根据钠(Na)发射线和夫劳霍弗暗线的光谱中的位置相同这一事实,证明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D线,孝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Na原子对太阳光谱在Na辐射吸收的结果;并进一步阐明了吸收与发射的关系——气态的原子能发射某些特征谱线,也能吸收同样波长的这些谱线。这是历史0上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第0一例证。很长一段时间,原子吸收主要局限于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未能引起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未找到可产生锐线光谱的光源。1916年帕邢(Paschen)首先研制成功空心阴极灯,可作为原子吸收分析用光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简称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点,是利用被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对其共振辐射线的吸收特性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特点:①灵敏度高:常规分析法对大多数元素可达到ppm级;利用特殊手段可达到ppb级的浓度范围;②精密度好:一般测定RSD约为1%~3%,利用特殊方法精密度可小于1%。③应用范围广:周期表中70多种元素可利用该法测定:④干扰少:原子吸收光谱为分立的锐线光谱,且谱线重叠性少,干扰性小;⑤试样用量少:采用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每次测量仅需5~20μl试液或0.05~10mg的固体试样;⑥简便,易于自动化:液体试样常可直接进样,一般样品无需进行预分离处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厂家,新型号商品仪器的进样和测定步骤全部自动化完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用的主要限制是:该法只能进行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不能直接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另外,常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每测一种元素,要更换一次空心阴极灯光源,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2、准确度好3、选择性高局限性:难熔元素(如W)、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不能作结构分析,只能作组份分析原吸法测定一个元素得换一个空心阴极灯作为锐线光源,虽然,目前已研制成新的光源——多元素灯,但多元素灯的稳定性、光源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应用不是很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点-道立捷科技-孝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湖北道立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点-道立捷科技-孝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湖北道立捷科技有限公司(www.dljkj.com)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陈经理。 产品:道立捷科技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