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止管与电缆之间采用带材及热缩管密封,油止管与尾管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尾管与套管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底部密封配合示意如图7所示:
图7 油止管与尾管配合油密封示意图
这种油封结构看似不太可靠,但它是一种成熟产品结构,目前还没有听说过这种产品有漏油的情况.第二种利用应力锥罩和锥托和应力锥之间的配合来解决底部油封,如日本藤仓、湖南长沙附件。锥
托,是顶紧应力锥的机械装置,由铜材制成,如图8所示:
图8 锥托结构示意图
应力锥罩,由环氧树脂材料制成,安装在套管底部,结构如图9所示:
497


2011年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经验交流会
图9 应力锥罩结构示意图
通过锁紧锥托上的弹簧,使应力锥上移与应力锥罩紧密配合,同时应力锥也抱紧电缆,既解决了油封,又解决了应力锥对电缆的抱紧力问题,如图10所示:
图10有锥托的底部油封示意图
第三种利用应力锥裙边及底盘来作油封,是一种较新的油封方式,安装简单,缺点是容易纽裂较薄的密封裙边,美国G&W附件公司、韩国Ls附件公司采用是这种油封方式。带裙边的应力锥,这种应力锥都是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带密封裙的终端应力锥结构示意图
498
第四部分 设计与施工
底板,底板大都采用铜材制作,也有用铝合金的


现场温度/湿度
电缆线芯截面直径
导体连接管内径尺寸
电缆线芯压接模具型号/编号
中间接头应力锥内径尺寸
电缆主绝缘打磨后 XY 直径检查
监理单位监督施
工单位关键步骤
拍照
电缆绝缘切断处至半导电屏蔽层断口处开
剥尺寸
导体连接管压接后绝缘间距尺寸
导体连接管压接后两侧半导电屏蔽层尺寸
使用 300 转电动搅拌器
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
少于 3min
灌注防水胶采用机械搅拌充分混合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主绝缘绝缘电阻试 按《QCSG114002-2011-
验、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接地箱连板连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输电管理所运行
人员至现场见证
接位置检查等竣工试验
程》相关规定执行
电缆终端头制作
温度不 5℃;相对
湿度不超过 80%(如附
件厂家有更高要求,按
厂家要求执行)
现场温度/湿度
监理单位监督施
工单位关键步骤
拍照
电缆线芯截面直径
金属出线杆内径尺寸
电缆线芯压接模具型号/编号
终端接头应力锥内径尺寸
电缆主绝缘打磨后 XY 直径检查
金属出线杆压接后接线杆顶端至半导电屏
蔽层尺寸
终端下方 0.5 米处固定
电缆,保证该段电缆笔
直,无明显弯曲
终端完成后外观检查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主绝缘绝缘电阻试 按《QCSG114002-2011-
验、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接地箱连板连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输电管理所运行
人员至现场见证
接位置检查等竣工试验
程》相关规定执行
附件 3
220kV 电缆附件制作过程见证内容及要求
电缆中接头制作
施工过程主要见证点(介入节点)
具体要求
见证方式
温度不 5℃;相对
湿度不超过 80%(如附
件厂家有更高要求,按
厂家要求执行)
现场温度/湿度
电缆线芯截面直径
导体连接管内径尺寸
电缆线芯压接模具型号/编号
中间接头应力锥内径尺寸
电缆主绝缘打磨后 XY 直径检查
输电管理所运行人
员至现场见证,监
理单位监督施工单
位关键步骤拍照
电缆绝缘切断处至半导电屏蔽层断口
处开剥尺寸
按厂家要求执行
导体连接管压接后绝缘间距尺寸
导体连接管压接后两侧半导电屏蔽层
尺寸
按厂家要求执行
使用 300 转电动搅拌器
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
少于 3min
灌注防水胶采用机械搅拌充分混合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主绝缘绝缘电
阻试验、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接地
箱连板连接位置检查等竣工试验
按《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相关规定执行
输电管理所运行人
员至现场见证
电缆终端头制作
温度不 5℃;相对
湿度不超过 80%(如附
件厂家有更高要求,按
厂家要求执行)
现场温度/湿度
输电管理所运行人
员至现场见证,监
理单位监督施工单
位关键步骤拍照
电缆线芯截面直径
金属出线杆内径尺寸
电缆线芯压接模具型号/编号
终端接头应力锥内径尺寸
电缆主绝缘打磨后 XY 直径检查
按厂家要求执行
金属出线杆压接后接线杆顶端至半导
电屏蔽层尺寸
终端下方 0.5 米处固定
电缆,保证该段电缆笔
直,无明显弯曲
终端完成后外观检查
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主绝缘绝缘电
阻试验、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接地
箱连板连接位置检查等竣工试验
按《QCSG114002-201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相关规定执行
输电管理所运行人
员至现场见证
附件 4
电缆附件安装过程记录
项目名称:
基建部项目经理:
附件厂家:
施工单位:
工 相
井 序
工艺尺寸要求及图片
安装时间
结束语
2000年之前,110kV以上XLPE电缆附件几乎是进口产品一统天下,期间只有限的使用了个别终端及中间接头的接地保护箱。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在应用的预制式、预制组装式等电缆会采用进口或合资企业产品、主要进口部件配国内配件等,目的是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国内制造企业要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量,国产电缆附件一定会在未来的电网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志勇.电缆附件局放内置传感器与超高频检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李志勇.各型电缆附件的特点及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08(01).
[3]周凤争,孟庆霖,朱晓辉,郭勇,沈毅,齐效华,刘宝成.10kV电缆附件典型缺陷与绝缘故障分析[J].绝缘材料
产品:长能复合
供货总量:不限
产品价格:议定
包装规格:不限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