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铜导体用于哪些场合?UL曾经对许多种电气装置和布线器材进行过广泛的生命周期试验。 UL建议,由直径为0.015吋(0.38mm)及以下的单线绞合而成的导体,应采用镀银或镀镍铜单线,以防铜单线表面发生氧化。UL发现,很细的铜线更容易因发生氧化腐蚀而损坏。 选择镍作为镀层材料有明显的优点。在许多金属材料中,镍被认为是在高温环境中抵抗加速氧化性能更好的材料。镍的熔点也很高(大约是铜的2倍),所以能对被镀导体进行有效的高温保护。铜导体镀上镍之后,只是电阻率稍大一些,但很柔软和。 在250℃温度下,使用镀镍铜导体非常重要,镍镀层的重量比2%就足够了。当温度为450℃及以上时,建议加大镍镀层厚度,在美国,镀镍层的重量比通常为27%。 当温度超过600℃时,特别是高低温不断地交替变化时,应使用纯镍导体。 镀镍导体的载流量比相等规格铜导体的载流量大。假如在管道、线槽或电缆桥架中的所有电线电缆都在同样的绝缘温度下传输同样大的电流,那么,镀镍导体电线电缆的外径和所占据的空间可显著减小。关于镀镍铜导体和铜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可参阅美国NEC规程。 2、环境湿度 众所周知,电缆,电缆在制造和敷设运行过程中进水受潮,是危及电缆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不论电缆制造厂还是用户,都对此非常重视。 实践经验证明,造成电缆进水受潮的主要原因如下。 1)材料纯度 如果电缆绝缘料中混入杂质,特别是金属杂质,电线电缆网www.xianlan315.com甚至所使用的不同颜色的颜料,都会直接影响绝缘的电气性能,使绝缘电阻下降。其原因,一是绝缘层内非金属杂质在电缆受潮时,会吸收水分,ng-a电缆4芯,形成众多的导电点;二是绝缘层内的金属杂质直接就是导电点。在导体运行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联合作用下,这些导电点在绝缘层内形成导电通道,导致绝缘电阻减小和泄露电流增大,进而导致绝缘被击穿。 2)材料受潮 如果电缆绝缘材料已受潮,在挤包在导体上之前又没有烘干,将会出现绝缘层内有大量气孔、挤出表面不光滑以及机械强度降低、甚至开裂等质量缺陷。因此,电缆厂家在挤出电缆绝缘层时,都要进行材料烘干。挤出低烟无卤料时,更要注意烘干。这些已是电缆厂家的基本工艺常识。 3、线路过负荷 实验证明,在供电线路不发生过负荷,电绝缘介质处于工作电场强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介质材料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与电场强度大小成正比,即介质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当电场强度比较高时,介质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强而增大的趋势,逐渐由线性关系变为指数关系。介质内的导电离子迁移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绝缘电阻突然大幅度降低,进而发?'离子雪崩',使绝缘层发生瞬间击穿。当电缆长期超负荷运行时,通常会发生这种故障。电缆制造厂在产品出厂前,都要按产品标准进行成品耐电压试验。电缆用户应根据线路额定电压,正确选择电缆型号,尽量避免电缆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根据标准要求钢丝铠装电缆钢丝根数可按照GB/T 2952-2008《电缆外护层》中公式进行计算(钢丝铠装电力电缆标准中无引用GB/T 2952-2008《电缆外护层》,只能参照此标准): N=π(D-d)sinα/d-N0≤1 α=tg-1[L/(π(D-d)] N0为整数 式中: N-铠装钢丝总间隙相当于钢丝的根数; N0-实测铠装钢丝根数; D-钢丝铠装层的实测外径,mm; d-铠装钢丝(包括防蚀层)的实测外径,mm; α-钢丝绕包角,(°); L-实测钢丝绕包节距,mm。 钢丝的根数和节距有一定的关系,在以上三个约束条件中,有三个未知数,即N0,α,L.我们需要的是钢丝的根数和节距。实际上仅仅根据以上三个约束条件,我们只能计算出钢丝的多根数,电缆bttz使用,即π(D-d)sinα/d并取整数,但是按这个根数来生产,就会产生根数偏多,绞合后钢丝节距太大,这是不合适的,而少的钢丝根数却难以计算,因为钢丝根数降低,节距也同时降低,但同样可以满足上式要求。 参照导体正规绞合的结构,极限理论节径比为10.1,极限的实际节径比更小一些,相应的极限绕包角度为72.73度。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假定一个角度,或者假定一个节径比来计算,例定L=10D, 并令π(D-d)sinα/d-N0=1,就可以计算出钢丝的根数。 电缆bttz使用-众业通电缆-电缆由上海众业通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上海众业通电缆股份有限公司(www.zable-cable.com)在电力电缆这一领域倾注了无限的热忱和热情,众业通电缆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黄经理。 产品:众业通电缆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