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和栗在的栽培历史都非常悠久,并且因为习性相似,常常被归为一类,在前文提到的古籍中也表现出了这一点。然而在植物分类学上,榛和栗分属于不同的科,并不属于同一类。榛(Corylus heterophylla)是桦木科榛属的成员,有时也与鹅耳枥等类群被分类学家独立成榛科,而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壳[qiào]斗科栗属的成员,无论怎样二者都不同科。 榛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木也,从木秦声”,可见当初“榛”和“秦”读音一致或近似。不过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这两个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已经完全不同了。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使用 1. 适宜饮食减少、体倦乏力、眼花、肌体消瘦等人群食用; 2. 榛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应慎食。 烹饪指导 1. 炒榛子:将榛子炒熟,勿焦,随时食用,去壳嚼肉,量不拘,可开胃进食、明目、增进体力。 2. 用榛子肉30~60克,空腹1次嚼细服下,有驱蛔虫与蛲虫的作用,小儿用量酌减。 3. 榛莲粥:将榛子、莲子、粳米放在一起,煮成“榛莲粥”,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平时可以多喝些。 榛子属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L.)植物。我国榛属植物有8个种两个变种。其中平榛资源分布广,量大。 一、分布区域 我国北方有丰富的榛,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东北地区约有榛林166.7万亩,年产榛子2500万公斤以上,国内外,但由于缺乏管理及榛坚果小,差,不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缓慢。 国外,西亚,欧洲地中海沿岸,北美等栽培欧榛已有700多年历史,有许多优良品种,为国际贸易市场四大坚果之一。 为发展我国榛树栽培业,自20世纪70年代始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欧榛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实生驯化培训出适于我国栽培的新品种,与原产我国的平榛经种间杂交,还培育抗寒,丰产,大果的杂交新品种。这些品种(系)适于我国北纬36°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与其气候相似地区栽培,近年有较大发展。</p 产品:千味食品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