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质量手册》,标准4.2.2明确要求:其内容只需包括:范围及删减说明、文件及引用、过程及其关系。但是,我们看到的各个组织的《手册》,河南9001认证管理,无一不是洋洋洒洒几万字,其内容,除了标准要求的之外,还加上了企业简介、方针、目标、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机构及职责、职能分配表,等等。大段的文章几乎是9001标准的翻版,按标准条款组织文件,空洞无物,千篇一律。再如程序文件,按照ISO 9000的术语解释:“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英文procedure的意思是:手续、过程、步骤,因此,程序文件应该是规定某件工作的流程、步骤、工作顺序的文件。以《文件控制程序》为例,它的内容,应该是描述组织的文件控制工作,如何沿着确定、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使用、保管、修改、作废、处置这样的步骤,每个阶段如何实施,各个部门在每个阶段分别承担哪些责任,这样一个制度。但是,我们看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又是怎样的面目呢?基本上都是:如何分为三个(或四个)层次、如何批准、如何修改、如何编号、如何加盖“受控版本”***、如何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发放范围、如何保持清晰不得涂改、如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按照标准4.2.3条款a、b、c、d、e、f、g要求,quan面覆盖,并非一个“程序”,倒更像是“规范”。( ISO 9000:“规范 ——阐明要求的文件”)。 “3C”是“强制认证”shou个英文字母组合的简称,是强制认证的一种,河南9000认证机构,是对产品的认证。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称“质检总局”)领导、认可监督管理委yuan会(副部级,河南9000认证,下称“认监委”,由质检总局管理)负责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受权的认证机构(如质量认证中心,即CQC,司局级,质检总局直属部门,受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双重领导)负责认证的具体实施,通常每种产品受权的认证机构有2-3家。“3C”认证的前身是原***管理的“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制度(长城认证)”和原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管理的“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原***和原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合并为质检总局后,质检总局2001年底推出“3C”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必须在产品的规定部位加贴“3C”标识。因为有些产品涉及到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所以,要对这些产品进行强制认证。再如,关于“风险和机会”,这是15版标准新提出的概念,标准在6.1款提出的要求是:组织应策划“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整合、实施这些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常识告诉我们,风险无处不在,河南9000认证机构,出门走路,上山砍柴,吃饭穿衣,乃至投资理财,时时有风险,企业管理亦然。那么是否15版标准要求组织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周全,不得遗漏呢?显然做不到。那么是否只要有所考虑,就算是满足了要求呢?可以说,所有的管理,都是防范风险,不是吗?上班打卡是为了防范扣工资时不承认迟到的风险,出厂检验是为了防范不合格品卖到顾客手中的风险、合同评审是为了防范不能履约的风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防范企业倒闭的风险。究竟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满足了标准要求?这给审核员出了一道难题。</p 产品:艾维认证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