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CAD/ CAM技术的发展,使得在数控加工中直接利用CAD的设计数据成为可能。特别是微机与数控机床的联接,使得设计、工艺规划及编程的整个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成为可能。现在,许多CAD/ CAM软件包括提供自动编程功能,这些软件一般是在编程界面中提示工艺规划的有关问题,比如,刀具选择、加工路径、切削用量设定等,编程人员只要设置了有关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NC程序并传输至数控机床完成加工。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是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完成的,这与普通机床加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要求编程人员必须掌握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数控加工的特点。本文对数控编程中必须面对的刀具选择和切削用量确定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性能数控加工刀具必须适应数控机床高速、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一般应包括通用刀具、通用连接刀柄。刀柄要联接刀具并装在机床动力头上,因此已逐渐标准化和系列化。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①整体式;②镶嵌式。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①高速钢 刃具;②硬质合金刀具;③金刚石刀具;④陶瓷刃具等。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①铣削刀具;②钻削刀具;③镗削刀具;④车削刀具等。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高硬度刀具材料的硬度应高于工件的硬度(2)足够的韧性承受切削力、振动和冲击;(3)高性性是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4)高耐热性刀具材料在高温下保持硬度、性、强度和韧性的能力;(5)良好的工艺性二、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生产中,平面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镶硬质合金刀片面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铣刀;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梯形铣刀等。在进行曲面加工时,应选用球头刀具,并且球头刀具半径应小于曲面的曲率半径。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因此,为保证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取得很密,旋风铣刀片,而平头刃具在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优于球头刀,因此,只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无论是曲面的粗加工还是精加工,都应优先选择平。在数控加工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普车旋风铣刀片,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减少刀具数量;②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部位;③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④先面后孔;⑤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三、数控加工切削用量的确定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面定。同时,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相互适应,以形成切削用量。(1)背吃刀量 在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应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留0.2 -0.5mm。(2)切削宽度L一般L与刀具直径d成正比,与切削深度成反比。数控加工中,一般L的取值范围为:L= (0.6- 0.9)d。(3)切削速度切削速度也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措施,但切削速度与刀具度的关系比较密切。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刀具度急剧下降,故切削速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刀具度。另外,切削速度与加工材料也有很大关系,例如用立铣刀铣削45钢时,切削速度可采用26m/ mi左右:而用同样的立铣刀铣削铝合金时,切削速度可选129m/ mi以上。(4)主轴转速n(r/mi)主轴转速一般根据切削速度来选定。计算公式为:n= 1000/ d,式中d为刀具直径(mm)。数控机床的控制面板上一般配有主轴转速修调(倍率)开关,可在加工过程中对主轴转速进行倍率调整。(5)进给速度F进给速度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择。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一、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 - 200mm/ mi范围内选取。第二、在刀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 50mm/ mi范围内选取。第三、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些,一般在20- 5Omm/ min范围内选取。在数控加工过程中,进给速度也可通过机床控制面板上的进给倍率修调开关进行人工调整,但是进给速度要受到设备刚度和进给系统性能等的限制。随着数控机床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数控编程已经成为数控加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数控程序的编制过程中,要在人机交互状态下即时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因此,40度旋风铣刀片及刀杆,编程人员必须熟悉刀具的选择方法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 1.概述? ?通常,人们把含铬量>12%或含镍量>8%的合金钢称为不锈钢。这种钢在大气中或在腐蚀性介质中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并在较高温度(>450℃)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含铬量达16%~18%的钢,称为耐酸钢或耐酸不锈钢,通称为不锈钢。? ? 含铬量达12%以上的钢在与氧化性介质接触时,由于电化学作用,表面形成一层富铬氧化膜,可保护金属内部不受腐蚀。但在非氧化性腐蚀介质中,不能形成坚固的钝化膜。为提高钢的耐腐蚀能力,通常选择增大铬的比例或添加可促进钝化的合金元素,如添加Ni、Mo、Mn、Cu、Nb、Ti、W和Co等。这些合金元素不仅提高了钢的抗腐蚀能力,同时改变了钢的内部组织和物理力学性能。其在钢中的含量不同,对不锈钢性能产生的影响不同,有的有磁性,有的则无磁性,有的能够进行热处理,有的则不能进行热处理。? ? 不锈钢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建筑以及食品机械行业中。其所含的合金元素对切削加工性能影响较大,文中主要对不锈钢的切削加工进行了分析。? ? 2.不锈钢的分类及性能? ? (1)按不锈钢主要成分,分为以铬为主的铬不锈钢和以铬、镍为主的铬镍不锈钢两大类。? ? (2)按不锈钢金相组织分类:①马氏体不锈钢。其含铬量为12%~18%,含碳量为0.1%~0.5%(有时达1%)。其硬度为170~217HBW,抗拉强度σb为540~1 079MPa,伸长率δ为10%~25%,热导率к为25.12W/(m·K)。常见的牌号有1Cr13、2Cr13、3Cr13、4Cr13、1Cr17Ni2、9Cr18、9Cr18MoV和30Cr13Mo等。马氏体不锈钢通过淬火,可获得较高的硬度、强度和性。然而,当钢中含碳量0.3%时,组织不均匀,粘附性强,切削时易产生积屑瘤,且断屑困难,切削加工性较差。当含碳量达0.4%~0.5%时,切削加工性较好。②铁素体不锈钢。其含铬量为12%~13%。硬度为177~228HBW,抗拉强度σb为363~451MPa,伸长率δ为20%~22%,热导率к为16.7W/(m·K)。加热冷却时组织稳定,不发生相变,旋风铣刀片厂工作,所以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只能靠变形强化,切削加工性相对较好。常见的牌号有0Cr13、0Cr17Ti、0Cr13Si4NbRe、1Cr17、1Cr17Ti、1Cr17Mo2Ti、1Cr28以及1Cr25Ti等。③奥氏体不锈钢。其含铬量为12%~25%,含镍量为7%~20%(或20%以上)。硬度为187~207HBW,抗拉强度σb为481~520MPa,伸长率δ为40%,热导率к为16.33W/(m·K)。典型牌号有1Cr18Ni9Ti,其他还有00Cr18Ni10、0Cr18Ni12Mo2Ti、0Cr18Ni18Mo2Cu2Ti、1Cr14Mn14Ni、2Cr13Mn9Ni4以及1Cr18Mn8Ni5N等。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含有较多的镍或锰,加热时组织不变,故淬火不能使其强化,可通过冷加工硬化来大幅度提高强度和硬度,其硬化程度为基体硬度的1.4~2.2倍,给下一次切削带来很大困难。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能力,无磁性。④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相似,仅在组织中含有一定量铁素体,常见牌号有0Cr21Ni5Ti、1Cr21Ni5Ti、1Cr18Mn10Ni5Mo3N、0Cr17Mn13Mo2N、1Cr17Mn9Ni3Mo3Cu2N、Cr26Ni17Mo3CuSiN以及1Cr18Ni11Si4AlTi等。这类不锈钢有硬度极高的金属间化合物析出,强度比奥氏体不锈钢高,切削加工性能比奥氏体不锈钢更差。其硬度<277HBW,抗拉强度σb为589~736MPa,伸长率δ为18%~30%。⑤沉淀硬化不锈钢。这类不锈钢因含有较高的铬、镍和极低的碳,还含有能起沉淀硬化作用的、铝、钛和钼等合金元素,其在回火时析出,产生沉淀硬化,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其硬度为363~388HBW,抗拉强度σb为1 138~1 ?324MPa,伸长率δ为5%~10%,这类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见牌号有0Cr17Ni4Cu4Nb、0Cr17Ni7Al和0Cr15Ni7Mo2Al等。? ?3.不锈钢的切削特点? ?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比45钢差。若以45钢的相对切削加工性Kr为1,则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对切削加工性Kr为0.4,铁素体不锈钢的Kr为0.48,马氏体不锈钢的Kr为0.55。其中以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差,给切削加工带来很大困难,其特点如下:? ? (1)切削加工硬化严重。以奥氏体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现象为严重,硬化层的硬度比基体硬度高1.4~2.2倍,其抗拉强度σb为1 470~1 960MPa。这类不锈钢塑性大(δ>35%),塑性变形时晶格扭曲,故强化系数大,且奥氏体不稳定,在切削力作用下,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2)切削力大。不锈钢的高温强度和硬度高且韧性大,故在切削时所消耗的能量大,即切削抗力大。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例,在切削过程中温度高达700℃时,其综合力学性能高于一般结构钢。加之其在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硬化现象严重,增大了切削力,所以不锈钢的单位切削力为45钢单位切削力的1.25倍。? ?(3)切削温度高。由于不锈钢在切削时的塑性变形大,切屑与刀具间的摩擦大,加之其热导率仅为45钢热导率的1/3~1/4,散热条件差,大量切削热集中在切削区,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切削温度比切削45钢时高200℃。? ?高效加工(High Performance Machining,HPM)是在确保零件精度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加工进程的优化和进步单位时间资料切除量来进步加工效率和设备使用率、下降生产成本的一种高功用加工技能。在某些程度上,可以以为高效加工涵盖了高速加工。在高效加工体系中,刀具是完结切削加工的东西,直触摸摸工件并从工件上切去一部分资料,使工件得到契合技能要求的形状、尺度精度和外表质量。在整个加工进程中,刀具直接与工件触摸,会呈现严重的刀具磨损现象,因而刀具也是加工进程中的一大消耗品。刀具技能的内在包含刀具资料技能、刀具结构规划和成形技能、刀具外表涂层技能等,也包含了上述单项技能归纳交叉构成的高速刀具技能、刀具可靠性技能、绿色刀具技能、智能刀具技能等。刀具作为机械制作工艺配备中重要的一类根底部件,其技能开展又构成智能制作、精细与微纳制作、仿生制作等根底机械制作技能,以及液密气密、齿轮、轴承、模具等根底部件技能的支撑技能。刀具在切削进程中承受深重的负荷,包含高的机械应力、热应力、冲击和振荡等,如此恶劣的工作条件对刀具功用提出了高要求。在现代切削加工中,的寻求以及大量难加工资料的呈现,对刀具功用提出了进一步的应战。因而,挑选刀具资料、规划刀具结构、开展刀具涂层和高功用刀具技能成为进步切削加工水平的要害环节。高效加工刀具刀具资料刀具资料对刀具寿数、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等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刀具资料首要有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和超硬资料等。高速钢(HSS)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性和高耐热性的东西钢,其热处理工艺较为杂乱,有必要通过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进程。高速钢合金元素含量较多,总量可达10%~25%。按所含合金元素不同可分为:钨系高速钢、钨钼系高速钢、高钼系高速钢、钒高速钢和钴高速钢。含钴高速钢一般是在通用高速钢的根底上参加5%~8% 钴,可显著进步钢的硬度、耐热性和耐性。粉末冶金高速钢安排均匀,晶粒细微,消除了熔铸高速钢难以避免的偏析,因而比相同成分的熔铸高速钢具有更高的耐性和性,一起还具有热处理变形小、锻轧功用和磨削功用良好等优点。高速钢资料首要用于制备各种成形拉刀(整体式、组合式)、高速滚刀、剃(插)齿刀、轮槽刀等,大量应用在轿车、航空发动机、发电设备等制作职业,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铸铁(钢)合金。陶瓷资料首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其结合力是比较强的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或共用电子对,所以熔点高、硬度高,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和化学安稳性。按化学成分,淘瓷刀具资料可分为氧化物基陶瓷、碳化物基陶瓷、碳氮化物基陶瓷和硼化物基陶瓷。因为具有高的硬度、强度与性,淘瓷刀具可用来加工淬火钢、高强度钢、不锈钢以及各种合金钢和碳钢,还可以加工各种高硬度的合金铸铁。可是淘瓷刀具具有一个共性,就是易崩刃,故而应用规模比较局限。聚晶金刚石(PCD)、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立方氮化硼(CBN)、单晶金刚石等超硬资料具有极高的硬度和性、低摩擦系数、高弹性模量、高热导、低热膨胀系数,以及与非铁金属亲和力小等优点,已敏捷应用于高硬度、高强度、难加工有色金属(合金)及有色金属- 非金属复合资料零部件的高速、高效、干(湿)式机械切削加工职业中。天然金刚石作为超精细加工刀具不行代替的资料,应用于各种精细仪器透镜、反射镜、计算机磁盘等工件的精细(超精、纳米级)车削加工。PCD 刀具与天然金刚石刀具功用挨近,具有优异的性,可用来加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资料,还可用来精加工难加工资料,如硬质合金和归吕合金。立方氮化硼(CBN)是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资料。它不但具有金刚石的许多尤秀特性,而且有更高的热安稳性和对铁族金属及其合金的化学惰性,可用于加工金刚石刀具不能加工的黑色金属及其合金资料。刀具结构规划刀具结构包含刀具自身及各功用部件外部形状、装夹办法、切削刃区几许角度和截形。刀具许规划首要针对刀刃强度,刀具的容屑、断屑,刀具可靠性、安全性等基本刀具几许功用,也是刀具规划的首要打破方向。未来开展中,在结构上呈现了针对难加工资料的变螺旋角规划、变齿距规划以及可下降切削振荡的消振棱规划技能,而刃口钝化处理技能和负倒棱规划技能可显著进步刀刃强度,且随着微纳制作研讨领域的打破逐步构成产业化技能。刀具物理规划方面目前以刀具资料功用的改进为主,并逐步开端朝着针对特定加工条件、工件资料进行定制化规划刀具物理功用的方向开展。现代刀具技能的开展,应一起满足刀具功用和绿色、低耗的要求,刀具几许规划和物理规划都趋于精细化、化、智能化、柔性化。在确保刀具功用的前提下,有利于完成刀具收回再使用的规划与成形技能将受到重视。刀具涂层刀具外表涂层以增效和延寿为意图,是将耐高温、损的资料涂覆在刀具基体资料外表。涂层作为一个化学屏障和热屏障,减少了刀具与工件间的扩散和化学反应,然后减少了刀具的月牙槽磨损。涂层刀具具有外表硬度高、性好、化学功用安稳、耐热耐氧化、摩擦因数小和热导率低等特性。目前,常用的刀具涂层办法有化学气相堆积法(CVD)、物理气相堆积法(P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堆积法(PCVD)、热喷涂法和离子束辅佐堆积法(IBAD),其间以PVD 和CVD 应用为广泛。刀具的涂层技能目前现已成为进步刀具功用的要害技能。在涂层工艺方面,CVD 仍然是可转位刀片的首要涂层工艺,开发了中温CVD、厚膜Al2O3 等新工艺,在基体资料改进的根底上,使CVD 涂层刀具的性和耐性都得到进步。CVD涂层技能的未来开展方向是高功用CVD 刀具涂层工艺技能及配备制作技能,包含制备厚膜α-Al2O3 的要害工艺技能、微粒润滑的Al2O3 膜的制备技能;防腐真空获得体系及气体输入体系的研讨开发;洁净反应源的研讨及废弃(气)物后处理技能。PVD 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发了适应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的耐热性更好的涂层,如纳米、多层结构等,从早的TiN 涂层到TiCN、TiAlN、A l2O3、C r N、Z r N、C r A l N、T i S i N、TiAlSiN、AlCrSiN 等硬涂层及超硬涂层资料。PVD 涂层技能的未来开展方向是类金刚石涂层、CBN 涂层、等离子涂层技能。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堆积法(PCVD)是将高频微波导入含碳化物气体发生高频高能等离子,或许通过电极放电发生高能电子使气体电离成为等离子体,由气体中的活性碳原子或含碳基团在合金的外表堆积的一种涂层制备办法。等离子体对化学反应有促进作用,使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堆积法可以把堆积温度降至600℃以下。在该温度下,刀具基体与涂层资料之间不会发生扩散、交换反应或相变,刀具基体可以坚持原有的强耐性。刀具涂层技能向物理涂层附加大功率等离子体方向开展;功用薄膜向着多元、多层膜的方向开展;并研讨集硬度、化学安稳性、抗痒化性于一体且具有低内应力和高附着力的薄膜制备技能。图5(a)为多层涂层,其内层的TiCN 与基体有较强的结合力和强度,中心的Al2O3 作为一种有用的热屏障可答应有更高的切削速度,外层的TiCN 确保抗前刀面和后刀面磨损能力,外一薄层金黄色的TiN 使得简单区分刀片的磨损状态;图5(b)中纳米涂层与传统涂层相比,具有超硬度、超模量和高红硬性效应,而且显微硬度可超过40GPa ;图5(c)纳米复合结构涂层(nc-Ti1-xAlxN)/(α-Si3N4)在强等离子体作用下,纳米TiAlN 晶体被镶嵌在非晶态的Si3N4 体内,当TiAlN晶体尺度小于10nm 时,位错增殖源难于启动,而非晶态相又可阻止晶体位错的搬迁,即便在较高的应力下,位错也不能穿越非晶态晶界。这种结构薄膜的硬度可以到达50GPa 以上,并可坚持相当优异的耐性,且当温度到达900~1100℃时,其显微硬度仍可坚持在30GPa 以上。C 旋风铣刀片-非标刀片定制-旋风铣刀片厂工作由常州昂迈工具有限公司提供。常州昂迈工具有限公司(www.onmy-tools.com)是江苏 常州 ,刀具、夹具的企业,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昂迈工具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昂迈工具更加美好的未来。 产品:昂迈工具供货总量:不限产品价格:议定包装规格:不限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