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大脑实质受到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功能改变,如偏瘫、平衡失调等。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而言,造模结束只是步,验证个体模型是否成功是第二步,而控制组内个体特征一致性是第三步。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动物行为学,可以用来在体评价模型是否成功或者病变严重程度。尽量控制动物模型的评分一致性是很困难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啮齿类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一、【Longa评分法】
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0分;
②瘫痪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1分;
③行走时向瘫痪侧转圈:2分;
④行走时向瘫痪侧倾倒:3分;
⑤不能自动行走,存在意识丧失现象:4分。
二、【Bederson评分法】
抓起动物的尾巴,使动物离台面10cm高。此时,正常大鼠的前爪处于伸直状态,而存在神经功能病变的动物则可出现如下表现:
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0分;
②动物尾巴提起后,瘫痪侧前肢回收并屈于腹下,临床前动物实验,而正常侧肢体伸向台面:1分;
③除第二条表现以外,俯卧于台面时向瘫痪侧侧推动物的阻力较正常侧明显降低:2分;
④除条和第二条以外,动物行走时向瘫痪侧旋转:3分。
三、【平衡木评分法】
一根长为80cm、宽为2.5cm的木条,水平固定在离台面10cm高度的地方,然后让动物在木条上行走。
①能跳上平衡木条,可以自由行走但不跌倒:0分;
②能跳上平衡木条,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但跌下的机会小于50%:1分;
③能跳上平衡木条,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但跌下的机会大于50%:2分;
④动物在正常侧身体的帮助下可以跳上平衡木条;但是瘫痪侧的后肢不能够帮助身体向前移动:3分;
⑤动物无法在平衡木条上行走,但是可以坐在木条上:4分;
⑥将动物放在木条上,动物很快会掉落下来:5分。
2强迫运动睡眠剥夺法
此类睡眠剥夺方法形式多样,在脑电监护情况下可行全部的睡眠剥夺和选择性的睡眠剥夺。其共同特点是通过动力装置迫使大鼠不停地运动,从而达到睡眠剥夺的目的。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睡眠剥夺效果明显,睡眠剥夺的时间及强度易于掌握,重复性好,无须实验人员随时观察实验情况,减轻了实验人员工作强度。缺点是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可能干扰睡眠剥夺的实验结果,现选取其中两种有代表意义的方法介绍如下
2.1水平转盘睡眠剥夺法
此方法应用广泛,于 1983 年先应用在睡眠剥夺实验中,实验装置由一个电脑控制台、一个水平转盘及两个开放的长方形有机玻璃缸组成,成都动物模型,转盘直径为 46 cm,在电脑控制下可以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随机水平转动! 两只有机玻璃缸的尺寸均为长60 cm ,宽20.5 cm,高 60 cm 。在距离缸底 5 cm 处的缸侧壁开有一条缝隙,使转盘的一半能分别从缝隙伸入两只玻璃缸中并能随意转动。缸底留置水约 2 cm 深,转盘离水面约3 cm 实验前1周将睡眠剥夺大鼠头颈部植入微电极' 并将微电极与电脑控制台相连,将大鼠放在转盘上适应环境1周,每天约1 h让大鼠习惯在转盘上活动,进水,进食等。实验时将实验组的大鼠及对照组的大鼠分别置于两只缸中的转盘上,当电脑通过微电极监测到实验组大鼠进入慢波或快波睡眠的脑电信号后,立即发出指令使转盘转动 6 s(6 s内转动 1/3 圈),当大鼠被转到玻璃缸壁时,因被玻璃缸壁挡住而可能掉入水中,每次在实验组睡眠剥夺大鼠进入睡眠时转盘即转动 6 s,方向随机,转盘转动时两只大鼠均被动地随着转盘移动。此方法一次只剥夺一只大鼠睡眠,当实验组的睡眠剥夺大鼠在活动、进水、进食时转盘并不转动而此时对照组的大鼠则可趁机睡觉以弥补被剥夺的睡眠。此方法中睡眠剥夺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条件极其相似,因而可减少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所致的应激反应。

一、主要试剂材料
细胞自噬染色检测试剂盒(MDC法)(Solarbio,G0170)
DMEM(Hyclone,SH30023)
FBS(Hyclone,SH30070.03)
青链mei素(Hyclone,动物模型实验,SV30010)
胰酶(Hyclone,SH30042.01)
PBS(南京生兴,SN331)
CO2培养箱(Thermo fisher,3131)
Confocal荧光显微镜(Zeiss,LSM710)
二、实验方案
1、MG63及其耐药株培养在含10%胎牛xue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在37℃含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增殖至80%-90%时,用胰酶将细胞消化下来,按照1:3比例传代。
2、将1×106个细胞种在3.5cm玻璃底培养皿中,将细胞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过夜后,分别加入miR-22、cisp1atin、cisp1atin和miR-22后,将细胞放入培养箱中培养12h、24h。3、将细胞从培养箱中取出,去除培养基,用300~400μl的1×Wash buffer清洗细胞1次,弃上清。4、加入适量MDC Stain,轻轻混匀。5、室温避光染色15~45min。6、用300~400μl的1×Wash buffer清洗细胞2次,弃上清。7、加入100μl的Collection buffer重悬细胞,滴加于载玻片上并加盖玻片。8、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滤光片波长355nm,阻断滤光片波长512nm),拍照。

英瀚斯生物科技(图)-动物模型实验-成都动物模型由南京英瀚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英瀚斯生物科技(图)-动物模型实验-成都动物模型是南京英瀚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戴经理。
产品:英瀚斯
供货总量:不限
产品价格:议定
包装规格:不限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交货说明:按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