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贸易学堂>>
全球范围选聘高管人才是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

日前,国资委准备选定6家中央企业的7个高级岗位面向全球招聘管理人才。这一针对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举措,令人甚感欣慰。对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跨国公司来说,在全球范围内选聘各类人才应该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但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却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步,意义深远。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扬弃行政任命制,逐步推行人才选聘“市场化”机制是极为关键的一步;(2)在全球范围选聘人才会有更多的备选对象,这为人才的“最优化”创造了可能性;(3)鼓励舆论的监督及全球范围更多人才的广泛参与,会迫使人才选聘过程更加“规范化”,确保选聘结果的科学性;(4)如果能将这一次试点的成功经验推广开来,形成一种“制度化”的选聘机制,那么将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逐渐使这支队伍“职业化”;(5)在国际人才市场选聘人才,必然会在企业与人才之间引入谈判机制,“契约化”的协商机制将会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管理体制,尤其是薪酬管理体制的变革。一旦良性的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得以形成,不仅可以集聚一批杰出的人才,更为关键的是有助于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检验一次人才选聘的成功与否,选聘范围、程序、方法、技术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十分关键的。因此,针对这次中央企业面向全球的人才选聘试点,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1)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司法》的要求,国资委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行使股东权力,只能选聘、配置董事人选,真正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董事会。(2)没有认真负责的选聘主体、尽可能广泛的选聘范围、科学合理的选聘程序与方法等,国有企业不易选聘到最适合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全球范围选聘人才,绝不能仅在某些人所认可的范围内选聘人才。(3)为了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逐渐市场化、职业化,不应该将经营管理人才的选聘作为一时性的“运动”,应该逐渐制度化,实施长期性的规范化人才选聘。(4)为确保选聘的人才“最适合”,应该借助于中介机构的帮助,将科学的素质测评、面谈技术等应用到人才选聘中来。另外,采用科学方法、技术和规范程序选聘的“最适合”人选,只是一种可能性,更应关注人才的现实表现,即人才配置到合适岗位后的业绩表现和使用效果。

  为使人才选聘效果更佳、规避相应风险,建议:(1)为经营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将选聘的经营管理人才配置到能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位置”上。许多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失败教训”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一种“隐忧”是:引进的人才难以施展自己的才智,随着岁月的流失,人才不是被原有文化、管理体制所“同化”,就是被淘汰出局。(2)建立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比为人才提供单一的、高水平的薪酬待遇更重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遵循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尊重经营管理人才的“个性化”需要,建立甄选实绩化、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管理制度化、利益共同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等“拴心留人”机制。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3)科学设定人才的任职资格标准和业绩标准,实施适量的标准化人才淘汰举措,完善人才退出通道,强化人才配置的纠错机制。

相关资讯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