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贸易学堂>>
台商如何走出税务误区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说明大陆的市场很大,高机很多,许多台商在大陆做得很成功,事业得到了发展。但也有血本无归的,究其原因,许多问题出在税务上。
    
    去年底至今,祖国大陆在税制上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内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及跟地方税制有关的城建税等。因此,台商要想在税务上不出问题,以下几个常常忽视的关键点是一定要注意的,不可不慎。
    
    来料加工品若转为内销,一定要主动补交关税与增值税
    
    在大陆从事来料加工的台商,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后,最后直接或间接出口。大陆海关对其原材料视为保税料件,只须在海关办一下手续即可,不用交纳关税,待成品或半成品出口后,海关再将其原料核销掉,无须交纳增值税。
    
    如果该批保税料件所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最后没有出口,那么台商必须主动向海关申报,将保税金额补回。
    
    去年,台湾某重量级塑化集团在广东省芝莞市成立一家塑胶公司,该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经过加工成为半成品,再转给另一家台商,由该台商制成成品后出口。由于这些进口原料系用于出口制造之用,属于保税料件,暂免课税。
    
    然而当原料制成半成品并转给下游的台商时,却被该台商认定质量不合格而遭退货。于是这批货由原公司另谋管道内销到大陆,但是未向海关补交保税实件款,结果被海闪认为是走私行为,后经调查核实,证明该公司并没有走私,公司按规定补交了税款,一场惊险虽已避免,但公司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员工的福利要有保证
    
    以往台商常常忽略员工的社会保险和退休养老等福利支出的成本,当地政府也没有强制台商交纳,但是随着大陆投资环境的逐渐成熟,目前地方政府重视员工的社会福利,要求厂商或公司对员工上一些国家规定必须上的保险,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如深圳特区等一些沿海城市规定了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执法也愈发严格。因此,尽管现阶段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仍远低于台湾,但是对于从事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台商而言,基成本将会增加,但台商不能省掉对员工福利方面的支面。
    
    假帐做不得
    
    企业所得税的课征方式,顾名思义即企业有所得才课税;反之如果企业没有获利,就没有所得,就不用课税。
    
    也因为如此,有许多厂商使通过与海外企业的关系,采用“高报购人原材料的价格”与“低报卖出产品的价格”的作帐方式,让企业处于“长年亏损”状态,以逃避交纳企业所得税。结果出现了许多“帐面上呈现的是亏损赤字”,但该企业的规模却在不断地扩大的矛盾现象,大陆称这种企业为“长亏不倒”企业。
    
    因此,大陆税务机关针对这种做法进行“反避税”查缉,结果许多台资企业被查获做假帐,光是补税和罚款就让这些台商们损失惨重;如果被追溯到该台商进入大陆生产经营的第一天起,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一定要守法经营,不要在大陆做两、三本帐册,若被查到,则须清查从建厂至仿以来的历年帐册,除追缴外,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资讯
安徽 北京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重庆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无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6 www.cn51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08603号
本站所有产品都是会员自行发布,所有信息都有对方的企业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您需要咨询产品具体参数和细节,请直接联系和咨询厂商,谢谢。
行业子站: 机械 库存 建材 物流 礼品 能源 农业 汽摩 食品 通讯 五金 玩具 矿产 印刷 休闲 服务 服装 化工 环保 电子 纺织 电工 电脑 电器 办公 安全 包装 仪器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