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炉前热分析技术是以铸铁组织形成过程的凝固温度曲线为被测对象,对凝固温度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到不同成分下曲线的特征点,根据预先确认后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铁水的碳当量(CE%)、碳含量(C%)、硅含量(Si%)等指标的铸铁炉前分析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 CE 0.10 %、C 0.05%、Si 0.10%,是铸铁生产中炉前使用的简洁、、准确的仪器。在工业
天津碳硅仪
铸铁炉前热分析技术是以铸铁组织形成过程的凝固温度曲线为被测对象,对凝固温度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到不同成分下曲线的特征点,根据预先确认后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铁水的碳当量(CE%)、碳含量(C%)、硅含量(Si%)等指标的铸铁炉前分析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 CE 0.10 %、C 0.05%、Si 0.10%,是铸铁生产中炉前使用的简洁、、准确的仪器。在工业发达被广泛应用于炉前铁水的在线测量中。随着近几年国内铸造市场的发展,热分析仪在独资,合资和生产出口铸件的工厂得到迅速的普及,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天津埃克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铸造设备研究开发,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球铁检测方法的比较:试块的检测容易造成人为操作、判断上的误差;金相在取样操作和实际生产应用上有问题;超声波和声速法区分级别和石墨大小等存在不足;残留Mg含量和氧含量法没有考虑影响球化率的其他冶金情况。热分析方法是直接反映铁水凝固特性的技术,原理上应是更加准确、全方面的检测手段。
热分析的意义 原理:利用热效应进行物质分析的一种方法,具体是通过测定物质的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物性变化来确定物质状态变化的方法
过去主要应用金相图的制备及物质矿相分析上。
铸造行业:根据合金凝固过程的温度变化来确定其转变温度的方法,进而确定物质成分、状态(例如球化率)和机械性能等。
铁水热分析的发展及现状
热分析发早是1900年有人提出,50年代才形成热电偶用于热分析的雏形,60年代实现消耗性样杯,并形成CEL测量,67年完成含碲(Te)涂料样杯的专利.至70年代中期,铁水成分热分析基本成熟,以后虽然有了多种样杯及多参数,多性能,二次仪表的改进,但都没有(C Si CE)成分热分析一样的突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