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成立建设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部署整体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控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查和考核节约资源工作。建立落实巡检制度,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责任到人。二是要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各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办公楼管理规定》、《接待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管理办法》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节约资源计量、记 录、报告管理制度
节约型机关建设方案
一要成立建设节约型机关领导小组,部署整体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控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查和考核节约资源工作。建立落实巡检制度,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责任到人。二是要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各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办公楼管理规定》、《接待工作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管理办法》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节约资源计量、记 录、报告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日常管理,推进节约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建立公众参与制度,鼓励、民间组织、公众参与到监督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中来,设立公众参与奖,拓宽参与渠道,参与机制。
文化的形态丰富多彩,一个城市可以有自己的精神,一个行业可以有自己的行规,一个单位可以有自己的管理文化品格。节约型机关事务文化,是机关事务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准则、行业规范和管理方法等诸多非物质因素的总和。机关事务文化的昌盛与衰弱、与落后,体现着节约型机关事务行业的软实力状况和行为能力。大力培育、积极发展节俭效能的节约型机关事务文化,借以加强队伍建设,改进行业形象,推进自身建设,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充分挖掘机关事务文化的深刻内涵,积极推动节约型机关事务文化建设,既是摆在节约型机关事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节约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培育以节俭效能为特征的机关事务文化,为保障节约型机关正常运转,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 建设节约型机关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完善采购运行及其监督机制。落实集中采购制度,严格执行采购标准,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完善集中采购办法,规范采购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阳光采购”和电子采购。发挥集中采购在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功能,扩大节能产品的采购种类和范围,从源头上控制机关能源资源消耗。 完善机关事务中的基建项目管理机制。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杜绝管理漏洞和缺口。 完善机关节能减排管理机制。抓住建筑节能、节油、节气、节电、节水、节材等机关节能减排的重点环节,完善制度标准,做好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工作,建立分级分类的归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和地方机关以及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陆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节约型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在制度改革方面,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房地产制度改革等; 在制度标准方面,具体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办公用房制度、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等; 在财务经费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制度、机关建设投资制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等; 在工作制度方面,大力推行采购、合同能源管理、代建制、绩效管理等项制度为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运用科技手段节能减排。各级机关利用科学技术,开展以节能为核心的节约活动。节约型机关办公楼空调和采暖机组安装节能管理系统,夏天综合节电率达到 65. 2% ,冬天综合节电率达到 30. 72% 。节约型机关重点对地下停车场和办公楼的照明系统进行调整,先后更换减少照明灯具 4000 余盏,每日节电约 1214 度,在办公楼内饮水间 48 个直饮水加装了水量控制器,使流出水量仅为原来的一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