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料在密炼室中所受的机械作用:
1、转子外表面与密炼室内壁间的捏炼作用(椭圆型转子密炼机尤为明显)
2 、两转子之间的混合搅拌、挤压作用(啮合型密炼机尤为明显)
3 、上下顶栓分流、剪切和交换作用
4、转子的轴向往复切割捏炼作用
生产能力与填充系数:
G ---生产能力,公斤/小时;
V1 ----密炼机工作容量,
小型密炼机参数
胶料在密炼室中所受的机械作用:
1、转子外表面与密炼室内壁间的捏炼作用(椭圆型转子密炼机尤为明显)
2 、两转子之间的混合搅拌、挤压作用(啮合型密炼机尤为明显)
3 、上下顶栓分流、剪切和交换作用
4、转子的轴向往复切割捏炼作用
生产能力与填充系数:
G ---生产能力,公斤/小时;
V1 ----密炼机工作容量,升;
----胶料的比重,公斤/升;
t ----一次炼胶时间,分。
工作容量V1由下式计算:V1=VβV----密炼室总容量(密炼室总容量减去转子所占体积)
β----胶料的填充系数
提高上顶栓压力的方法:(1)提高压缩空气的压力;(2)加长风筒直径;(3)采用液压代替风压。
1、按照密炼机的密炼室的容量和合适的填充系数(0.6~0.7),计算一次炼胶量和实际配方;
2、根据实际配方,准确称量配方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将生胶、小料(ZnO、SA、促进剂、防老剂、固体软化剂等)、补强剂或填充剂、液体软化剂分别放置,在置物架上按顺序排好;
3、打开密炼机电源开关及加热开关,给密炼机预热,同时检查风压、水压、电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检查测温系统、计时装置、功率系统指示和记录是否正常;
4、密炼机预热好后,稳定一段时间,准备炼胶;
5、提起上顶栓,将已切成小块的生胶从加料口投入密炼机,落下上顶栓,炼胶1min;
6、提起上顶栓,加入小料,落下上顶栓混炼1.5min;
7、提起上顶栓,加入炭黑或填料,落下上顶栓混炼3min;
8、提起上顶栓,加入液体软化剂,落下上顶栓混炼1.5min;
9、排胶,用热电偶温度计测胶料的温度,记录密炼室初始温度、混炼结束时密炼室温度及排胶温度,很大功率、转子的转速;
10、将密炼机的辊距调到3.8mm,打开电源开关,使开炼机运转,打开循环水阀门,再将从密炼机排出的胶料投到开炼机上包辊,待胶料温度降到110℃以下,加入,左右割刀各二次,全被吃进去,胶料表面比较光滑,割下胶料。
11、将密炼机辊距调到0.5mm,投入胶料薄通,打三角包,薄通5遍,将辊距调到2.4mm左右,投入胶料包辊,待表面光滑无气泡,下片,称量胶料的总质量,放在平整、洁净金属表面上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注明胶料配方编号和混炼日期,停放待用。
加料炼胶作业的重点注意事项
⑴首先要调整好开炼机的辊距,保持辊距的平衡。若两端辊距调节的大小不一,造成辊筒偏载,易损坏设备,这是严格禁止的。
⑵加料习惯上都从动力传入端加入,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从弯矩图和扭矩图上着眼,加料应在速比齿轮端。由于传动端的合成弯矩和扭矩均大于速比齿轮端,在传动端首先加入硬的大块胶料,当然更容易损伤设备。
⑶当然更不要首先把大块的硬胶料加在辊筒中间断面,此处合成弯矩更大,达2820吨/厘米。
⑷加料量要逐渐增加,加料块重不得超过设备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投料顺序由小到大陆续添加。如图省事,大块胶料突然添入辊距,会造成过载冲出,不仅易使安全垫片损坏,而且,一旦安全垫片失灵,就会危及辊筒。
⑸操作时要先划(割)刀,后上手拿胶,胶片未划(割)下,不准硬拉硬扯。严禁一手在辊筒上投料,一手在辊筒下接料如遇胶料跳动,不易轧时,不得用手压胶料。推料时必须半握拳,不准超过辊筒顶端水平线。模测辊温时,手背必须与辊筒转动方向相反。
开炼机维修注意事项有哪3点
① 拆卸传动齿轮前,注意一组齿轮的对应啮合齿要打上标记, 装配时还按原啮合齿位置安装,以避免开炼机齿轮啮合传动噪声加大。
② 开炼机辊筒工作面磨削时,以能满足工作要求为止,尽量不要过多缩小工作面直径尺寸,以避免辊筒端的齿轮传动产生啮合干涉现象。
③一对啮合直齿轮,如果啮合齿面磨损较严重,可把这一对开炼机齿轮都翻转180°后装配,让这对齿轮的另一渐开线齿面啮合传动, 这样可减小这对齿轮的啮合传动噪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