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是怎么样的?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管壳式换热管
盘管管壳式换热机组型号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原理是怎么样的?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管壳式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管壳式换热器,具有温差应力小、清洗方便、结构紧凑、内阻小,适合介质种类多(液—液、气—液、气—气)、应用广泛(化工、、发电、交通、工程机械等)承压高等优点。

管式换热器的特性:1.环保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加工,使用期长,达到二十年之上。3.改层.流为渗流,提升了换热,减少了传热系数。4.换热速度更快,耐热(400℃),耐髙压(2.5Cpa)。5.结构紧凑,占地小,重量较轻,安裝便捷,节省土建工程项目投资。6.设计方案灵便,规格型号齐备,好用目的性强,节省资产。7.运用标准普遍,可用很大的工作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多样物质热交换器。8.维护费低,易实际操作,清垢时间长,清理便捷。9.选用纳米技术热膜分离技术,显着扩大传热系数。10.主要用途宽阔,可普遍用以热电厂、厂矿企业、石油化工设备、大城市集中供暖、食品类药业、电力能源电子器件、机械设备轻工业等行业。11.热传导管选用外表层冷轧板翅式的空调铜管,传热系数高,换热总面积大。12.导流板正确引导壳程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折线型持续流动性,构造牢固,能考虑大流量乃至超大型总流量、脉动饮料頻率高的壳程流体换热。13.当壳程流体为油液时,适用黏度低和较清理的油液换热。
管壳式换热器如何检测日常的温度呢?温度是热交换器运行的主要控制过程指标。通过在线仪器检测和检查热交换器中每种流体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变化,可以分析和判断介质流量的大小,热交换的质量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泄漏。有必要防止温度的变化。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引起换热器的内部零件,特别是管束和管板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产生温差应力,从而引起管束和管板的分离或局部变形和裂纹,并加速腐蚀和热疲劳裂纹。如果使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则应将水的出口温度控制在38℃以下,并且不应超过45℃。当水温高于38℃时,微生物的繁殖将明显加速,腐蚀成分的分解也将加速,从而引起管道的腐蚀穿孔。同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 会分解形成沉淀物,这使热交换器的结垢越来越严重,并影响了设备的热交换能力。传热系数可以通过测量和记录温度来计算。传热效率主要体现在传热系数上。传热系数的降低表明热交换器效率的降低。定期测量换热器两种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和流量,计算各段换热系数,并用坐标纸绘制变化趋势图。这将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该曲线基本上是连续的,并随着切点的小斜率逐渐向下下降。当传热系数太低而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的方法来提高传热系数,以满足并维持工艺操作的需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