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螺杆:是挤塑机的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挤塑机的应用范围和生产率,
由高强度耐腐蚀的合金钢制成。
(2)机筒:是一金属圆筒,一般用耐热、耐压强度较高、坚固、耐腐蚀的合金钢或内衬合金钢的复合钢管制成。机筒与螺杆配合,实现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塑化、排气和压实,并向成型系统连续均匀输送胶料。一般机筒的长度为其直径的15~30倍,以使塑料得到充分加热和充分塑化
双螺杆双阶式造粒机报价
(1)螺杆:是挤塑机的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挤塑机的应用范围和生产率,
由高强度耐腐蚀的合金钢制成。
(2)机筒:是一金属圆筒,一般用耐热、耐压强度较高、坚固、耐腐蚀的合金钢或内衬合金钢的复合钢管制成。机筒与螺杆配合,实现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塑化、排气和压实,并向成型系统连续均匀输送胶料。一般机筒的长度为其直径的15~30倍,以使塑料得到充分加热和充分塑化为原则。粉料可取φ=25°左右,圆柱料φ=17°左右,方块料φ=15°左右,但φ的不同,对加工而言,也比较困难,所以一般φ取17°40′。
(3)料斗:料斗底部装有截断装置,以便调整和切断料流,料斗的侧面装有视孔和标定计量装置。
(4)机头和模具:机头由合金钢内套和碳素钢外套构成,机头内装有成型模具,机头的作用是将旋转运动的塑料熔体转变为平行直线运动,均匀平稳的导入模套中,并赋予塑料以必要的成型压力。塑料在机筒内塑化压实,经多孔滤板沿一定的流道通过机头脖颈流入机头成型模具,模芯模套适当配合,形成截面不断减小的环形空隙,使塑料熔体在芯线的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管状包覆层。为保证机头内塑料流道合理,消除积存塑料的死角,往往安置有分流套筒,为消除塑料挤出时压力波动,也有设置均压环的。2:螺杆针对料子特性而设计,产量高,做出的料子光泽性好颗粒饱满,整机配置加大,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外观合理化设计,有的美感。
(5)主机料筒采用电加热,水冷却自动控制机筒温度。螺杆芯部可通水(油)冷却,控制螺杆温度。机头装有测试熔温熔压的压力传感器。
风冷模面热切、造粒辅机、旋转刀片由交流电机驱动,变频调速;脱水干燥系统由离心脱水机、滚桶振动筛、风吹储料仓等组成。
物料经过加料口,在旋转螺杆的作用下,被搓成团状并沿螺槽滚动前进,因螺杆的剪切、压缩与搅拌作用,物料受到进一步的混炼和塑化,温度和压力逐步升高,呈现出粘流状态,并以一定的压力和温度通过机头,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制品。
双螺杆采用变频调速、交流电机驱动或直流调速、直流电机驱动。减速和双螺杆传动在同一箱体之内,外形尺寸紧凑。采用装有剪切销的安全联轴器,可以保护螺杆和传动箱不因超负荷而损坏。
折叠开机准备
1、电气配线是否准确,有无松动现象。
2、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铸铝加热器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
3、各热电偶、熔体传感器等检测元件安装是否良好。
5、检查润滑系统:
(1)向齿轮传动箱内加润滑油至油标指示油位。
(2)检查油循环系统和各点供油状况。点转油泵转向正确无误后,开启油泵,压力继电器设定在保护压力0.08Mpa报警,再检查和调整各供油点的油量和喷油状况。
6、检查所有上下水管、油管,均应畅通,无泄漏,各控制阀门均应调节灵便。
7、手动盘车安全联轴器,检查传动系统和螺杆等运动部位,无异常声音为合格。盘车方向从机头看,螺杆转向为顺时针,螺杆旋转不少于三圈。
8、主机螺杆筒体组合构型是否适合于将要加工的物料品种,若明显不适合,则应进行重新组合调整。
9、清理储料仓及料斗,确认无杂质异物后,将物料加满储料仓,启动自动上料机。当料斗中物料达到预定料位后上料机将自动停止上料。各种计量加料装置,应按工艺要求进行现场标定,给出各加料装置的供料曲线,并商定试车方案。
10、检查喂料装置:
(1)向摆线针轮减速器加适量的钙基润滑油,以后定期(1-2个月)添加一次。
(2)检查确认料斗内清洁无脏物。
(3)低速运转(从出料方向看为顺时针)轻快,无声音为合格。
11、对有真空排气要求的作业,应在冷凝罐内加好洁净自来水至规定水位,关闭真空管道及冷凝罐各阀门,检查排气室密封圈是否良好。
12、主机冷却为软水冷却。开启回水手动阀,按启动键启动循环系统。调整工作压力调节阀,使系统压力达到要求并稳定。
13、对于内发热较大或对剪切热过敏感的物料,应使用与本机组配套的软水冷却循环系统。使用前应在水箱内加注软水至规定液位,初次使用时应待系统工作后补加适量软水至正常液位。使用前须将各筒体段冷却管路阀门旋紧关闭。
14、只有对上述各项都认真地、地检查,并确认无误后,该机组方才具备开车试机的条件。
软水冷却循环系统。各段筒体冷却管路装有手动截流阀及电磁阀,前者控制软水流量,后者与温控仪表联动自动控制软水通断。加料段筒体只装有手动截流阀,对于在加料口无熔融积料倾向的物料,此段冷却亦可不开。在开车启动阶段,软水循环系统不需使用,待主机运转平稳后,若某段筒体测试温度明显高于设定温度时,则可启动软水系统水泵,调节泵出口处旁路溢流阀,使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2-0.3MPa,然后微微打开需冷却的筒体段截流阀(不可猛然全开),等待数分钟观察该段温度变化情况,若无明显下降趋势或下降至某一新平衡温度,但超过允许值时,则可再适量调大或调小管路阀门。这一过程往往需一定反复方可达到要求。阀门开度调节确定后,对同一物料作业一般不需再进行调节。由于单螺杆造粒的挤出原理是通过螺杆强烈的剪切力与物料产生摩擦产生的温度挤出造粒的,因此机筒的加热圈很少。软水箱水温通过调节水箱冷却器进行水量控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