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
钎焊换热器结构
主要结构
⒈板式换热器板片和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
⒉固定压紧板
⒊活动压紧板
⒋夹紧螺栓
⒌上导杆
⒍下导杆
⒎后立柱
由一组板片叠放成具有通道型式的板片包。两端分别配置带有接管的端底板。
整机由真空钎焊而成。相邻的通道分别流动两种介质。相邻通道之间的板片压制成波纹。型式,以强化两种介质
空调板式换热器价格
板式换热器
钎焊换热器结构
主要结构
⒈板式换热器板片和板式换热器密封垫片
⒉固定压紧板
⒊活动压紧板
⒋夹紧螺栓
⒌上导杆
⒍下导杆
⒎后立柱
由一组板片叠放成具有通道型式的板片包。两端分别配置带有接管的端底板。
整机由真空钎焊而成。相邻的通道分别流动两种介质。相邻通道之间的板片压制成波纹。型式,以强化两种介质的热交换。在制冷用钎焊式板式换热器中,水流道总是比制冷剂流道多一个。
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与别的换热器相比显而易见: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易维护。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并且不像管壳式换热器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的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地接触到换热板的表面,拆装方便,便于清洗。组装除垢完毕,按照拆卸时传热片的叠加顺序从固定压紧板开始,依次将传热片沿轨道叠加(注意传热片上的密封胶垫不要脱落,若有脱落可用密封胶粘贴)。体积小重量轻,在狭小的空间易安装。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板式换热器较之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很多优点。另外板式换热器还有如下优点。
板式换热器的类型
螺旋板式换热器
优点: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提供的传热面很大。流体在螺旋板内允许流速较高,并且流体沿螺旋方向流动,滞流层薄,故传热系数大,传热。此外还因流速大,脏物不易滞留。
缺点:螺旋板式换热器要求焊接质量高,检修比较困难。重量大,刚性差,螺旋板式换热器运输和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平板式换热器
平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多程换热器,除非特殊需要,一般对同体在各程中应采用相同的流道数。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长时间使用板式换热器后,其内部、表面就会存在污垢,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板式换热器的工作运转造成影响,甚至损坏设备。所以就需要定期的拆卸下来进行清理,但每次拆卸、安装非常麻烦,还容易出错。中间的隔层板片将依次通过流道的冷热流体分开,在此板片进行换热交换。因此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清理方式-酸洗,这种方式利用酸液的浸泡、循环来清洁换热面,排除污垢,从而提高换热效果。所以下面小编就详细讲讲酸洗的操作过程,快来学习一下吧。
1、封闭过程;在保持一、二次循环回路畅通的情况下,关闭管路的所有阀门。
2、脱离过程:即整个板式换热器的二次循环脱离热交换系统。也就是关闭板式换热器冷进、冷出阀门。
3、排空过程:打开泄放管阀门和二次酸洗入口门,排空板式换热器中的蓄水后,关闭阀门。
4、打药过程:启动酸洗泵,同时打开二次酸洗出口阀门和酸洗回水阀门;将酸洗槽中的酸液注入板式换热器中,直至酸洗回水管中有药液流出。
5、封闭过程:依次关闭二次酸洗入口阀门酸洗泵、二次酸洗出口阀门和酸洗回水阀门,封闭二次酸洗管路。
6、浸泡过程:根据所选用的药液酸性来确定静态浸泡时间,对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换热面静态浸泡。
7、循环过程:依次开启二次酸洗出口阀门、酸洗回水阀门,酸洗泵及二次酸洗入口阀门,使整个二次酸洗系统动态循环。
8、排放过程:在酸液循环一定时间后打开泄放管阀门,排净残液,关闭酸洗系统。
9、中和过程:在耐酸槽中加入配制好的碱液,通常为Na3PO4或Na2CO3溶液,重复步骤3至8。
10、恢复过程:重新缓慢打开板式换热器冷出阀门和板式换热器冷进阀门,使二次循环正常运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