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高架仓库 自动化立体库是第二次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我国对高架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台桥式堆垛起重机,1973年开始研制我国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高架仓库(高15米),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高架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
立体库货架报价
自动化高架仓库
自动化立体库是第二次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我国对高架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台桥式堆垛起重机,1973年开始研制我国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高架仓库(高15米),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高架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自动化高架仓库应用范围很广,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在我国,自动化高架仓库应用的行业主要有机械、IT、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电子、食品加工、、家电、印刷、配送中心、机场、港口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启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已是一种趋势。面对用人成本的日益增长,而且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风险也很高,为什么还要使用人术呢?除了人工成本的问题,日益高昂的地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智能立体库按建筑形式的分类
智能立体库按建筑形式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1)整体式:是指货架除了存储货物以外,还作为建筑物的支撑结构,构成建筑物的一部分,即库房货架一体化结构,一般整体式高度在12米以上。这种仓库结构重量轻,整体性好,抗震好。
(2)分离式:分离式中存货物的货架在建筑物内部独立存在。分离式高度在12米以下,但也有15米至20米的。适用于利用原有建筑物作库房,或在厂房和仓库内单建一个高货架的场所。
智能立体库按照货物存取形式分为单元货架式、移动货架式和拣选货架式。
(1)单元货架式:单元货架式是常见的仓库形式。货物先放在托盘或集装箱内,再装入单元货架的货位上。
(2)移动货架式:移动货架式由电动货架组成,货架可以在轨道上行走,由控制装置控制货架合拢和分离。作业时货架分开,在巷道中可进行作业;不作业时可将货架合拢,只留一条作业巷道,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3)拣选货架式:拣选货架式中分拣机构是其核心部分,分为巷道内分拣和巷道外分拣两种方式。"人到货前拣选"是拣选人员乘拣选式堆垛机到货格前,从货格中拣选所需数量的货物出库。智能立体库"货到人处拣选"是将存有所需货物的托盘或货箱由堆垛机至拣选区,拣选人员按提货单的要求拣出所需货物,再将剩余的货物送回原地。

高密度堆垛机库
高密度堆垛机库,其货物在高密集货架区内由巷道式堆垛机和穿梭板配合完成存、取货作业。打破了传统堆垛机库堆垛机巷道大量占用储位,减少实际存储量的尴尬局面;实现了立库高度自动化和高度空间利用率的使用效果。该系统在常规立库调度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堆垛机和穿梭板协同作业的调度方法,优化了作业效率。对库容量和出入库效率进行了融合优化,是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
很多企业随着生产技术的增强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密集式仓库存储系统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传统巷道式堆垛机解决方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但因其必须设置堆垛机的巷道而不能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实现大的存储量;穿梭板配合高位叉车的组合模式虽然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但其半自动的作业模式,难以建立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而大大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和企业信息化水平。因此,高密度堆垛机库结合了以上两类传统立库的优点,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高度的空间利用率;更重要的是,高密度堆垛机库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要求,还兼顾作业效率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的信息系统架构和作业调度方法实现效能化的自动化作业。

自动化立体仓库筹建前期的准备工作
企业在筹建自动化立体仓库初期一般需要对以下的这些因素有清楚的认知和规划,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一旦建好,再去改造可能会花费很大的成本。
1 、库存容量:立体仓库的容量,包括所有需储存和暂存在该立体仓库中的物品总量;
2 、系统工作能力:立体仓库物流系统(吞吐量)出库、入库和操作的能力;
3 、信息处理:立体仓库信息处理的能力,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查询、信息通信、甚至业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4 、周边物流处理:如何将货物卸车、检验、组盘、运送到高层货架的巷道口,货物从高层货架取出后拆盘、合并、拣选、搬运、装车等处理;
5 、人机衔接能力:操作人员与该系统的衔接、人机界面,信息录入、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进入自动搬运线等;
6 、功能要求: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