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1)工程造价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2)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3)工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主要的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因而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目标不同。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
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1)工程造价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2)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3)工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主要的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因而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目标不同。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订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多次性计价
由于基本建设程序要分阶段进行,相应的也要在不同的阶段多次计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的科学性,多次计价是一个逐步深化、逐步细化和逐步接近实际造价的过程。如一般把底层建筑面积、底层地面面积、地面垫层、地面面层、楼面面积、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涂料面层编为一组,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求出来,其他分项的工程量利用此些基数就能得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1标阶段→合同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投资估算→概算造价→修正概算→ 预算造价→合同价→结算价→实际造价。
可调合同价
①可调总价。合同中确定的工程合同总价在实施期间可随价格变化而调整。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商订合同时,以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当时的物价计算出合同总价。利用同组中分项工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计算基数的关系,审查一个分项工程数量,就能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如果在执行合同期间,由于通货膨胀引起成木增加达到某一限度时,合同总价则作相应调整。可调合同价使发包人承担了通货膨胀的风险,承包人则承担其他风险。一般适合于工期较长(如I年以上)的项目。

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
计价的组合性
一个建设项目的总造价是由各个单项工程造价组成,而各个单项工程造价又是由各个单位工程造价组成的。各单位工程造价是按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相应定额、费用标准等进行计算得出的。如计算时的取费基础是否正确,是以人工费为基础还是以直接费为基础。可见,为确定一个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应首先计算各单位工程造价,再计算各单项工程造价(一般称为综合概预算造价),然后汇总成总造价(又称为总概预算造价)。显然,这个计价过程充分体现了分部组合计价的特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