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行为表现。需要了解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和日常行为受到什么影响,这些影响与事件的关联性,以及求助者在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去核对求助者的应对策略,他是如何有目的、系统地帮助自己的。比如,他是采取的是回避、隔离、面对还是升华?他是如何思考的,他的行为倾向性如何。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资源、新的行动可能性!当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能够体会并抓住他的需要和感受时,他会感觉到被支持,于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机构
评估行为表现。需要了解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和日常行为受到什么影响,这些影响与事件的关联性,以及求助者在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去核对求助者的应对策略,他是如何有目的、系统地帮助自己的。比如,他是采取的是回避、隔离、面对还是升华?他是如何思考的,他的行为倾向性如何。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资源、新的行动可能性!当求助者感受到咨询师能够体会并抓住他的需要和感受时,他会感觉到被支持,于是助人关系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核对“自杀计划”
如果求助者表示自己有自杀决定,如:我真的想过,什么时候就去sha死我自己。这时,咨询师就要开始对行为层面上的可能性进行核对:当你决定了,你有想过用什么办法吗?当一个人处在心理危机的状态,也就是心理失衡的状态,他会有一些言语、情绪、行为的表现。通过这样的问话,了解求助者寻求自杀的策略方法是什么。求助者可能会说,“我想去买mian药”、“我想过”——这叫“自杀计划”,这个计划越清晰、结构性越强、条理性越强,意味着风险水平越高。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提供适当帮助,处理昏厥或激动状态。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核对“自杀计划”如果求助者表示自己有自杀决定,如:我真的想过,什么时候就去sha死我自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