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
一、风管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 1.普通刚性风管侧向抗震吊架的间距为9m,普通刚性风管纵向抗震吊架的间距为18m。 2.玻璃纤维、塑料和其他非刚性材质风管的侧向抗震吊架,间距为4.5m.纵向间距为9m。 二、电气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 1.刚性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侧向抗震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间距不得超过24m。
预埋槽道批发
风管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
一、风管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 1.普通刚性风管侧向抗震吊架的间距为9m,普通刚性风管纵向抗震吊架的间距为18m。 2.玻璃纤维、塑料和其他非刚性材质风管的侧向抗震吊架,间距为4.5m.纵向间距为9m。 二、电气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 1.刚性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侧向抗震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间距不得超过24m。 2.非刚性材质电气线管、线槽及桥架横向抗震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间距不得超过12m。
三、抗震支撑系统计算原则 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形式及布置原则都是依据严格的力学计算结果确定的,力的计算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关于抗震支架安装施工要点解析
1、抗震支架装置进程无需焊接和钻孔。可方便地停止拆、改调整,装配下的配件和槽钢都可反复运用,对资料形成糜费。 2、抗震支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各可共用一架吊架;可充沛应用空间,使各的管线得以良好的协调。 3、抗震支架装置速度是传统支架装置做法的3~5倍,制造装置本钱是传统支架作法的二分之一。在契合管理标准的前提下,各和工种可以穿插作业,大大进步工效,延长支吊架的装置工期。 4、抗震支架整套零碎都经过了严厉的各类测试 5、抗震支架规范组件品种多样,可供多种选择。因此保证了不同条件下各类支架的简便性、适用性及灵敏性。 6、抗震支架在施工过中无需运用电焊和明火,不会对环境和办公形成影响。
通风风管抗震支架主吊的安裝
依据主吊膨胀螺丝的部位,转孔,从而安裝澎涨化学螺栓及全外螺纹丝杆。
4、通风风管抗震支架承重梁的安裝
安裝上下左右二根承重梁,在其中下承重梁须扭紧,从而安裝限位开关部件,上承重梁保持松驰情况。
5、通风风管抗震支架斜撑的安裝
精准定位纵向、竖向支撑点的澎涨化学螺栓的部位,转孔,从而安裝纵向、竖向支撑点,上承重梁也须安裝扭紧
6、通风风管抗震支架加劲设备的安裝
安裝加劲设备时,间隔应当考虑相对的规定。
3、通风风管抗震支架主吊的安裝
精准定位纵向、竖向支撑点的澎涨化学螺栓的部位,转孔,从而安裝纵向、竖向支撑点,上承重梁也须安裝扭紧。
装配式成品支架槽钢材质要求
1、槽钢采用冷压成型的标准钢材,槽钢需提供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不同型号的截面尺寸(高x宽,mm):21x41,41x41,62x41,21D×41(双拼),41D×41(双拼),62D×41(双拼),或经计算受力性能满足要求之其他规格。
2、槽钢壁厚不小于2.5mm,以保证槽钢的刚度及受力性能,并且提供相应的力学测试报告。
3、所有管道支吊架系统材料槽钢表面处理须为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45μm,零配件采用电镀锌的,厚度应不7μm。
4、槽钢卷边上以及锁扣式螺母上与槽钢卷边接触的相应位置处应有机械加工的连续三角形齿牙,齿牙的深度不小于及牙尖间距应可保证槽钢与锁扣式螺母为机械咬合连接,防止因振动而造成螺母松脱。严禁采用任何以摩擦作用来承担受力的连接方式。并应提供200万次疲劳荷载测试报告。
5、槽钢卷边齿牙深度不0.9mm。
6、C型或U型双拼槽钢须采用焊接,以保证双拼槽钢的整体的传力可靠及长期性能。禁止使用拼接件拼接槽钢。
7、水平悬臂支架应采用底座与槽钢整体焊接的成品托臂,以确保托臂结构的受力安全性。不得采用仅由槽钢与连接件组成不安全的悬臂结构形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