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特点
(1)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
(2)转子具有良好的几何对称性,故振动小,运转平稳。转子间及转子和壳体间均有间隙,不用润滑,摩擦损失小,可大大降低驱动功率,从而可实现较高转速;
(3)泵腔内无需用油密封和润滑,可减少油蒸气对真空系统的污染;
(4)泵腔内无压缩,无排气阀。结构简单、紧凑,对被抽气体中的灰尘和水蒸汽不敏感;
(5)
真空泵厂
真空泵特点
(1)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
(2)转子具有良好的几何对称性,故振动小,运转平稳。转子间及转子和壳体间均有间隙,不用润滑,摩擦损失小,可大大降低驱动功率,从而可实现较高转速;
(3)泵腔内无需用油密封和润滑,可减少油蒸气对真空系统的污染;
(4)泵腔内无压缩,无排气阀。结构简单、紧凑,对被抽气体中的灰尘和水蒸汽不敏感;
(5)压缩比较低,对氢气抽气效果差;
(6)转子表面为形状较为复杂的曲线柱面,加工和检查比较困难。
保养
1、向轴承体内加入轴承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2、检查真空泵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真空泵,试看真空泵是否灵活。
3、重新装配后应进行试运行,一般须空运转2小时并换油二次,因清洗时在真空泵中会留有一定量易挥发物,待运转正常后,再投入正常工作。
4、开动电机,当真空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和进口真空泵,视其显示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闸阀,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5、尽量控制真空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真空泵在点运转,才能获得节能效果。
根据真空泵的性能,在各种应用的真空系统中它可承担如下一些工作。
1、主泵。在真空系统中,用来获得所要求的真空度的真空泵。
2、粗抽泵。从大气压开始,降低系统的压力达到另一抽气系统开始工作的真空泵,
3、前级泵用以使另一个泵的前级压力维持在其许可的前级压力以下的真空泵。前级泵也可以做粗抽泵使用。
4、维持泵。在真空系统中,当抽气量很小时,不能有效地利用主要前级泵,为此,在真空系统中配置一种容量较小的辅助前级泵,维持主泵正常工作或维持已抽空的容器所需之低压的真空泵。
5、粗(低)真空泵。从大气压开始,降低容器压力且工作在低真空范围的真空泵。
6、高真空泵。在高真空范围内工作的真空泵。
7、超高真空泵。在超高真空范围内工作的真空泵。
8、增压泵。装于高真空泵和低真空泵之间,用来提高抽气系统在中间压力范围内的抽气量或降低前级泵容量要求的真空泵(如机械增压泵和油增压泵等)。
水环式真空泵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详解
1、不抽气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水环式真空泵内没有水或水量不够,排除方法:向泵内。
(2)叶轮与泵体、泵盖的间隙太小,排除方法:调整间隙或更换叶轮。
(3)填料漏气,排除方法:压紧填料(对增加水量,即开大阀门开启度)。
2、真空度不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管道密封不严,有漏气,排除方法:检修管道。
(2)填料漏气,排除方法:压紧或更换填料,增加水封量。
(3)叶轮与泵体、泵盖之问间隙增大,排除方法:调整间隙。
(4)水温过高,排除方法:增加水量,降低水温。
(5)供水量太小,排除方法:增大泵水量,若因供水管堵塞,应予以疏通。
3、工作中有噪声和振动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泵内零件损坏或有固体进入,排除方法:检查泵内情况,清除杂物。
(2)电动机轴承或轴磨损,排除方法:检查电动机轴承或轴。
(3)泵与电动机轴中心没有校正,排除方法:校正轴中心线。
4、轴功率过大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泵内水过多应该减小供水量。
(2)叶轮与泵体或泵盖间隙太小,发生摩擦应该调整间隙。
5、发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供水量不足或水温过高应该增加供水量。
(2)填料过紧,调整填料。
(3)叶轮与泵体或泵盖间隙太小,排除方法:调整间隙。
(4)零件装配不正确,排除方法:重新正确装配。
(5)轴弯曲,排除方法:检查校正。
6、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管路漏气漏液,排除方法:检查连接处机械密封。
(2)阻力损失增加,排除方法:检查管路及止回阀等有无故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