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作为工业中常见的设备之一,那么对于锻件在进行预锻工步图根据终锻工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宝华锻造来讲一讲。
1、为使金属在终锻时能以墩粗方式充满型槽,预锻件高度尺寸应比终锻件相应高度尺寸大2-5mm;而水平尺寸则应适当减小,并使预锻件横截面面积比终锻件相应截面面积大一些。
2、若终锻件的横截面呈圆
锻件厂家
锻件作为工业中常见的设备之一,那么对于锻件在进行预锻工步图根据终锻工步图设计过程中,设计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宝华锻造来讲一讲。
1、为使金属在终锻时能以墩粗方式充满型槽,预锻件高度尺寸应比终锻件相应高度尺寸大2-5mm;而水平尺寸则应适当减小,并使预锻件横截面面积比终锻件相应截面面积大一些。
2、若终锻件的横截面呈圆形,则相应的预锻件横截面应为椭圆形,横截面的椭圆形约为终锻件相应截面直径的4%-5%。
3、应严格控制预锻件各部分的体积,使终锻时多余金属能合理地流动,避免发生金属回流、折叠等缺陷。例如,对于锻件的轮毂部分,预锻工步的金属体积可比终锻工步大1%-6%。对于需要冲孔的锻件,当孔径不大时,预锻件的内孔深度与终锻件相应内孔深度之差不大于5mm,否则终锻时内孔将有较多的金属沿径向流动,形成折叠或穿助。3)用于锻造和模锻的工具,要充分顶热,加热温度较好接近锻造温度,一般为200-420,以便提高流动性。当孔径较大时,还必须将终锻型槽的连皮设计,以容纳多余的金属。
锻件在锻造过程中,用材料涉及面很宽,既有多种牌号的钢及高温合金,又有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 密切相关,那么其设备的锻造工艺都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算料与下料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毛坯精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此外,下料端面质量对工艺和锻件质量也有影响。
2.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
3.加热时间长,容易产生氧化和脱碳,是选择设备、进行模具校核的依据。对变形体内部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也是优化工艺过程和控制锻件组织性能所不可缺少的。
锻件,作为在工业中经常使用的设备之一,那么厂家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锻件产生表面和内部裂纹,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对策呢?下面宝华锻造来为您讲一讲。
1)选择高质量的原坯料,坯料表面的各种缺陷要清除干净。例如,挤压坯料常常需要车皮。在锤上锻造不便于车皮的小棒料时,开始要轻击,打碎粗晶环,然后逐渐加重打击;
2)铸锭坯料要逬行充分的高温均匀化处理,消除残余内应力和晶内偏析,以提高金属塑性。锻造加热时,要保证在规定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并充分保温;
3)根据不同合金,选择较佳锻造温度范围。例如,LC4合金铸锭的较佳锻造温度范围为:在440X:左右加热保温,然后缓冷至410-390T:左右锻造,塑性较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