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池塘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都很普遍,能经常有新鲜水注入的池塘会好一些,但对于无水可换的池塘,这的确是一大灾难。经常采用的处理措施是:定期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品分解池塘有机物,解除,促进摄食。增强泥鳅体质,提高抗病力。
“养鱼(泥鳅)先养水,防病宜调水”,实践告诉我们,“水”才是养殖之根本。以往我们对不良水色只重视治理,忽视预防,往往是发现水色坏了才去治理,以为只要及时治理
泥鳅苗养殖基地
这种池塘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都很普遍,能经常有新鲜水注入的池塘会好一些,但对于无水可换的池塘,这的确是一大灾难。经常采用的处理措施是:定期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品分解池塘有机物,解除,促进摄食。增强泥鳅体质,提高抗病力。
“养鱼(泥鳅)先养水,防病宜调水”,实践告诉我们,“水”才是养殖之根本。以往我们对不良水色只重视治理,忽视预防,往往是发现水色坏了才去治理,以为只要及时治理,把水色尽快恢复,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不仅要学会去“看水”,更应懂得怎样及时、有效地去调好水。很多水产病害不是所能解决的,我们必须回归到水本位上来搞水产养殖,多从池塘水环境微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养殖.
池塘要设置进排水系统,进水管为直径75毫米的PVC管,由阀门控制。池塘另一端设排水管,埋在池底下30厘米处,以形成落差,利于排水。放苗前期或养殖过程中池水突然变清后,无论怎样施肥,池水都肥不起来。排水管通过套接弯头连接直径为160毫米的PVC管,排水管高80厘米竖立水中,平时保持水面50厘米,上半部分钻有直径为3毫米的小孔上百个,当水位高出50厘米时,即自动排水,实现控制水位的目的。每四个池塘配一口机井,装有5.5千瓦水泵,每小时供水80立方米以上,实现微流水交换,这样既保证了高温季节的降温需求,又保证池中不缺氧。
泥鳅几种常见病预防方法。(1)水霉病:发病时水温较低,而且多在鱼体受伤后,体表为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绒毛。此病后可用3%~4%的食yan水浸洗病鱼5~7分钟左右,
然后用0.3mg/L的二xiu海因仝池泼洒。(2)打印病:病灶hong肿,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主要在鱼体后半部。可用1mg/L的漂白fen全池泼洒,隔天一次。或用0.3mg/L的二xiu海因。
腐鳍病:病鱼的鳍、腹部皮肤及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可全池泼洒二氯异qing尿酸钠,使池水成0.3mg/L~0.5mg/L。排水管通过套接弯头连接直径为160毫米的PVC管,排水管高80厘米竖立水中,平时保持水面50厘米,上半部分钻有直径为3毫米的小孔上百个,当水位高出50厘米时,即自动排水,实现控制水位的目的。(4)车轮虫病:病鱼体色发黑,体表、鳃粘液增多,在头部、体表、鳍等虫体密集的部位产生一层白翳。可用硫酸铜与硫酸ya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mg/L。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