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不同市售的速凝剂,一种常用速凝剂是硅酸钠(30%),另一种无碱速凝剂是以Al2(S04)3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60%), 当使用后者时,由于无碱,降低了在施工过程中碱性腐蚀的危险。
集料:使用细砂(0~4mm),粗砂(4~6mm),石子(6~8mm)三者的比例为65%、30%、5%。 加入速凝剂的基准拌合物的组成和坍落度
混凝土配比
配制两种未掺速凝
混凝土速凝剂价格
用两种不同市售的速凝剂,一种常用
速凝剂是硅酸钠(30%),另一种无碱速凝剂是以Al2(S04)3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60%), 当使用后者时,由于无碱,降低了在施工过程中碱性腐蚀的危险。
集料:使用细砂(0~4mm),粗砂(4~6mm),石子(6~8mm)三者的比例为65%、30%、5%。 加入速凝剂的基准拌合物的组成和坍落度
混凝土配比
配制两种未掺速凝剂的基准对比拌合物,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泥品种(42.5火山灰水泥和42.5矿渣水泥)。
加入速凝剂的两种流动性基准混凝土的组成和坍落度。
每种混凝土拌合30分钟,在喷嘴处加入不同的速凝剂水玻璃或无碱速凝剂的掺量分别为水泥量的8%~12%或6%~7%。
无碱(低碱)液态速凝剂介绍
无碱(低碱)液态
速凝剂
国外对无碱(低碱)液态速凝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使用铝酸钠或铝酸钾、醇胺等配制出了低碱液态速凝剂。其中,铝酸盐作为主要促凝物质,并加入了能起到早强和增稠的作用的醇胺。此类速凝剂碱含量减低至10%-2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比保持在70%-80%之间。随后,研究人员分别利用铝酸钙、铝酸钙和石膏、硫酸铝和冰晶石、硫酸铝等,对铝酸钠或铝酸钾液态速凝剂进行改性,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碱含量。为提高液态速凝剂产品的稳定性,还配合使用了无机酸、羧酸、链烷醇胺、酰胺、有机醇等改性组分,这也有助于增加喷射混凝土的粘聚性。
目前,以硫酸铝替代部分碱金属盐类物质所配制的速凝剂,作为新型无碱(低碱)液态速凝剂,在市场上生产与应用较广泛。这类速凝剂品种很多,且组成成分和配制工艺也存在较大差别。
即碱性物质在加水拌合时,可立即与水泥中起缓凝作用的石膏发生反应形成硫酸钠而消除石膏的缓凝作用,使得水泥中C3A迅速发生水化,并在溶液中析出水化铝酸钙进而导致了水泥凝结硬化。“红星I型”产品的掺加,虽然可使混凝土凝结,并促进早期强度的迅速增长,但混凝土后期强度却远远不及不掺速凝剂者。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必然导致其内部形成较大缺陷,且水化铝酸钙易发生晶型转变,也导致浆体内部孔隙率增加。另一方面,由水泥水化反应所形成的水化铝酸盐交错搭界的结构并非十分坚固,且早期较快的水化速率,也导致水泥矿物C3S和C2S的后期水化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浆体后期强度的发展。
NSA液态无碱
速凝剂。该种速凝剂对硅酸盐类水泥具有很好的促凝效果,其适宜掺量为8%~9%时,相应的初凝时间小于5min,终凝时间小于10min,对水泥早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28d强度没有不利影响,保留率均不100%[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所研制的MJ-2000无碱液态速凝剂;有机无机复合型速凝剂研究方面,由长沙矿山研究院研制并组织生产的减水速凝剂,该种速凝剂是在782型速凝剂。它是利用矾泥,经适当处理,再配少量其他材料制成的粉状速凝剂。)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有机成分研制而成的,其优点在于施工时需水量比平时少,而且,强度保证不损失。尽管如此,我国的液态无(低)碱速凝剂的开发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产品价格昂贵,种类少,工作性能差,含杂质多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早强剂和速凝剂的区别与联系
混凝土
速凝剂是指能够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而不过分影响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外加剂。按照《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 477-2005)标准规定,掺速凝剂水泥净浆的初凝时间不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12min,掺速凝剂水泥砂浆的1d抗压强度不小于6MPa,28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70%。
早强剂和速凝剂标准都对混凝土或砂浆的抗压强度做出了规定,尤其是对早期强度进行了严格限定。不同的是,掺早强剂的混凝土,其早期强度的蕞低标准取决于同龄期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掺速凝剂的混凝土,其早期强度的合格与否则取决于掺速凝剂水泥砂浆1d龄期的强度。因此,早强剂和速凝剂的评价体系大不相同,两者不可一概而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