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城市智慧水系统有4个层面,第四个层面是应用层。整合多种需求、多种应用场景。构建面向水务系统的整理平台和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智慧排水、智慧泵站族1控制等)
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预警等面向B端客户的应用(智慧水文、智慧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管控等);面向个人用户的水务信息化应用(智慧供水等)。
城市智慧水系统水联网的典型应用如下:统计地区3h-8
城市水系统公司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城市智慧水系统有4个层面,第四个层面是应用层。整合多种需求、多种应用场景。构建面向水务系统的整理平台和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智慧排水、智慧泵站族1控制等)
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预警等面向B端客户的应用(智慧水文、智慧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管控等);面向个人用户的水务信息化应用(智慧供水等)。
城市智慧水系统水联网的典型应用如下:统计地区3h-88mm降雨渍水风险图,污水、雨水地下管线三维模型和管线管理分析系统。
国际在线湖北频道:面对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应该怎样统筹兼顾呢?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治:要用城市智慧水系统的思路、系统的认识来看海绵城市,从水源、供水、污水、雨水的监控到河湖长制的管理系统,要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国际在线湖北频道: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有什么突出问题需要解决。1一批和1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共有30个城市,新烽光电公司现在参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城市已有10多个,要把海绵建设的成果通过信息化的方法、数据的方法反映出来,所以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智慧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再拓展,就是城市智慧水系统的信息化。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智慧水系统信息化项目情况:
2014年以来主要从事的城市智慧水系统项目包括水文监测、排水监测、小水库监测、海绵城市建设监测评价、供水监测、长江大保护等类别项目,2018年实现销售过亿元。1)知识产权新烽光电授权发明专利5项,受理申请4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外观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60项,已授权注册商标3项,申请4项。其中海绵城市建设监测评价项目在30个试点城市中占三分之一。在长江大保护有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岳阳和九江的本底监测,岳阳东风湖、镇江的TMDL模型等,此外在洽项目还包括芜湖、武汉等项目。
通过项目实践,公司形成了水系统信息化的技术理论体系,搭建了自己的SWMM模型、TMDL+RTC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基于前端监测和模型的SCADA系统、城市水系模拟控制器等,形成了成系列的完整解决方案。引用自夏军院士《海绵城市建设的水问题研究》,将源、供、污、雨、河等相关水系归类为四个方面:水资源: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地表、地下水资源)。广泛服务与城市水系统、智慧河湖长、长江大保护、黑臭水体治理等应用领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