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广的类型。
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等四种类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两端
换热器价格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广的类型。
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等四种类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两端的管板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壳体连接,主要由外壳、管板、管束、顶盖(封头)等部件构成。◆当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差较大(大于50℃)时会产生温差应力,解决措施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因而壳程压力受膨胀节强度的限制不能太高。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
◆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数多,旁路少;
◆每根换热管都可以进行更换,且管内清洗方便。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是:
◆壳程不能进行机械清洗;
◆当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差较大(大于50℃)时会产生温差应力,解决措施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因而壳程压力受膨胀节强度的限制不能太高;
◆只适用于流体清洁且不易结垢,两流体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工作场合。
1.热交换器的界定范围
(a)热交换器与外部管道链接;
(1)焊接连接的道环向接头坡口端面;
(2)螺纹连接的个螺纹街头端面;
(3)法兰连接的个法兰密封面;
(4)连接件或管件链接的个密封面;
(b)接管、人孔、手孔等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c)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
(d)直接连接在热交换器上的非受压元件如支座、垫板等;
(e)安装在热交换器上的超压泄放装置。
换热器的选型应考虑下列因素:
1.合理选择换热器型式及基本参数,满足传热、安全可靠性及能效要求;
2.考虑经济性,合理选材;
3.满足换热器安装、操作、维修等要求;
换热器的设计条件
1.操作数据,包括流量气象分率、温度、压力、热负荷等;
2.物性数据,包括介质密度、比热、黏度、导热系数或介质组成等。
3.允许阻力将;
4.其他,包括操作弹性、工况、安装要求(几何参数、管口方位)等。

换热器设计压力和计算压力
设计压力或计算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换热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GB150.1-2011附录B的规定确定设计压力;
(2)换热器各程(压力室)的设计压力应按各自较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
(3)如换热器存在负压操作,确定元件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力差;
(4)真空侧的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压阀)时,设计压力取1.25倍的大的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较低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MPa;
(5)对于同时受各程压力作用的元件,且在全寿命期内均能保证不超过设定压差时,才可以按压差设计,否则应分别按各程设计压力确定计算压力,并应考虑可能存在的较苛刻的压力组合;管壳式换热器有固定管板式汽-水换热器、带膨胀节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浮头式汽-水换热器、U形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波节型管壳式汽-水换热器、分段式水-水换热器等几种类型。按压差设计时,压差的取值还应考虑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差值,并应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