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铁合金
客观的经济环境仍是影响钢铁业改革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态势,钢铁业在产能、布局、技术等各个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一,严格控制钢铁产能的增量,提升既有存量的质量与水平。在对钢铁业自身产能实施严格控制的同时,各行业间的协同调整也有效地促进了钢铁业的转型升级。它在高温下与卤素、氮、碳等非金属发生反应,也能与镁、钙、铁等金属作用,生成硅化物。2018
硅铝铁合金
硅铝铁合金
客观的经济环境仍是影响钢铁业改革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态势,钢铁业在产能、布局、技术等各个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一,严格控制钢铁产能的增量,提升既有存量的质量与水平。在对钢铁业自身产能实施严格控制的同时,各行业间的协同调整也有效地促进了钢铁业的转型升级。它在高温下与卤素、氮、碳等非金属发生反应,也能与镁、钙、铁等金属作用,生成硅化物。2018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8年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
二,重新规划并构建钢铁业的合理布局。东西部经济的结构性差异也决定了钢铁业东西分布的非均衡格局,随着内外部经济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变,钢铁业逐步迎来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就目前而言,我国钢铁业的产能分布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显著格局。但凭借“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契机,将“扎实推进建设六大经济合作走廊和若干海上重要战略节点”。生产中要控制Al2O3/SiO2、CaO/BaO、(CaO十BaO)/Sio2的比值,并控制焦炭的加入量。鉴于此,未来钢铁业的产能布局应更为偏重“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主要地区及交通沿线,同时结合考虑铁矿石、煤炭等与钢铁生产直接关联的资源分布等因素,借助特有的地理优势和便利的运输条件,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钢铁业发展创造一定的新竞争优势。此外,产能重新布局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淘汰落后产能,更不能阻碍钢铁业的正常发展,而需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钢铁产能在地理空间上的重新布局,实现产能与技术、市场等要素的组合。

冶炼钼铁的原料主要为辉钼矿(MoS2)。冶炼前通常把钼精矿用多膛炉进行氧化焙烧,获得含硫小于0.07%的焙烧钼矿。钼铁冶炼一般采用炉外法。炉子是一个放置在砂基上的圆筒,内砌粘土砖衬,用含硅75%的硅铁和少量铝粒作还原剂。炉料一次加入炉筒后,用上部点火法冶炼。为尽快使这一技术得到应用,冶金部1989年正式行文,提出“1990年开始在重点企业和地方企业中,全部推广应用硅铝铁作脱氧剂”,取代原来所用一次铝,并同时颁布了暂行供货标准,迈出了使用硅铝铁进行钢水脱氧和合金化的可喜的一步。在料面上用引发剂(硝石、铝屑或镁屑),点火后即激烈反应,然后放渣、拆除炉筒。钼铁锭先在砂窝中冷却,再送冷却间冲水冷却,进行破碎,精整。金属回收率为92~99%。在炼钢工业中近年广泛采用氧化钼压块代替钼铁。

鉴于上述情况,我国高炉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更倾向于混合喷吹,认为混煤的理论置换比等于单一煤种理论置换比的加权平均数,但燃烧率都比加权平均值高,与单独喷吹煤相比,混煤在牺牲少量置换比的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煤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混煤的效益要高于单一煤种,能达到较好的喷吹效果。稀土球化剂含有稀土元素的硅镁铁合金,又分普通稀土球化剂和钇基重稀土球化剂。
钢铁企业对喷煤工艺的改进。
我国钢铁企业对高炉喷煤正在探索新的突破。2009年沙钢5800m3高炉建成,在风温1200℃~1250℃、富氧率7%~10%的条件下,取得煤比160kg/tHM、焦比300kg/tHM以下、燃料比500kg/tHM以下的成绩。主要原因是炉内形成碳化物后,电阻率下降,引起电极上抬,从而使炉底温度不足,形成假炉底。首钢京唐公司5500m3高炉在2013年采用氧煤枪喷吹氧气,通过实践摸索氧煤枪配氧浓度逐步提高,已经稳定在60%,成功实现了向高炉兑入5%氧气,强化了富氧喷煤工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