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的二次短网一般由铜排,软铜缆,导电铜管等搭接组成,在搭接处会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长期通电后接触电阻又会成倍增加,是电炉短网节电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减少短网搭接处的接触电阻,国外一般采用镀银或镀锡的方法,国内也有采用镀锡的方法来减少电炉二次短网接触电阻损失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短网搭接表面采用镀银或镀锡工艺的本身也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和贵重金属,且效率低。 若在二
电力复合脂
电炉的二次短网一般由铜排,软铜缆,导电铜管等搭接组成,在搭接处会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长期通电后接触电阻又会成倍增加,是电炉短网节电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减少短网搭接处的接触电阻,国外一般采用镀银或镀锡的方法,国内也有采用镀锡的方法来减少电炉二次短网接触电阻损失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短网搭接表面采用镀银或镀锡工艺的本身也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和贵重金属,且效率低。 若在二次短网搭接涂敷导电膏,可大降低接触电阻,节电效果显著,且工艺简单,现场施工十分方便,一般可降低接触电阻1/3 ~ 1/2 。
导电膏的涂敷工艺及应用
1.代替搪锡、镀银工艺;防腐蚀;
2.代替铜铝过渡接头;节电;
3、防腐蚀,提高安全性;降低活动电接触部位的接触电阻和温升。
DG-4型家用型 - 40~+200℃ (1)使用方便;(2)对皮肤无刺激;
4.用于家用阐开关;保险丝接头插座,大功率家用电器的插头,家用视听设备的插拨件及电位器等 (1)、显著的降温及节电;( 2)、避免氧化腐蚀;( 3)、提高可靠性减少用电故障。
为了降低搭接连接的接触电阻,减少能量损耗和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必须对接触面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传统的方法是给导电排搭接表面搪上一层锡,接触面搪上一 层锡后,一则不致生成导电性能极差的铜及铝的氧化膜,二则能够缓解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作用。因此,这种工艺措施一直广泛地被采用着。然而,搪锡工艺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搪锡后地接触面积不见得扩大很多,况且氧hua锡膜的导电性能也未必见佳。
导电膏导电机理及作用
1.涂敷的导电膏在电极间形成薄层后加上电压形成"隧道效应",增加了无数导电通道,有利于电流的大量通导,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导电机理。2. 涂敷导电膏能防止水汽侵入接触面,减少电化腐蚀和氧化腐蚀,同时也防止各类化学气体的侵入,能减轻化学物质对接触面的腐蚀,从而改善了导电和导热情况。3.涂敷导电膏的电接触面上,因导电膏内的微细导电物质颗粒充填接触面上的微细空隙,也极大地改善了导电和导热情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