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4
1)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的材质及不同的截面以“个”为单位计算套用定额。
2)电缆终端头计算时,应根据电缆的根数确定,即每一根电缆有两个头,同时要区别是户内还户外。
3)中间接头制作时,其数量按工程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设计规定时,可参照制造厂的生产长度和敷设走径条件确定,也可按下列方法计算确定:
N= L / I -1
安装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4
1)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按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的材质及不同的截面以“个”为单位计算套用定额。
2)电缆终端头计算时,应根据电缆的根数确定,即每一根电缆有两个头,同时要区别是户内还户外。
3)中间接头制作时,其数量按工程设计规定计算,如无设计规定时,可参照制造厂的生产长度和敷设走径条件确定,也可按下列方法计算确定:
N= L / I -1
式中,N——中间头的个数;L——电缆设计敷设长度(米);I ——每段电缆平均长度(米),按下列参数取定:
1kV以下电缆:截面35mm2以内取 600-700米;截面120mm2以内取 500-600米;截面240mm2以内取 400-500米;
10kV以下电缆:截面35mm2以内取 300-350米;截面120mm2以内取 250-300米;截面240mm2以内取 200-250米;
计算结果如遇小数时,其第yi位小数一舍二以上进。
每段电缆平均长度范围内,大截面取下限,小截面取上限。
4)控制电缆头、中间头的制作安装,应按其芯数,以“个”为单位套用定额。控制电缆头的芯线固定工作,一般包括在“端子板外部接线”定额内,控制电缆直接与设备连接的,其芯线固定包括在相应的设备安装定额内。

2.构件制作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通常要经过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
钢结构一般制作工艺流程分为:放样→下料→拼板→切割→组立→埋弧焊接→钻孔→组装→矫正成型→铆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组装→焊接和焊接检验→防锈处理、涂装、编号→构件验收出厂。
在钢结构制作中,应根据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抓住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如控制关键零件的加工,主要构件的工艺、措施,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工艺装备等。
3.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1)钢结构施焊前,对焊条的合格证要进行检查,按说明书要求使用,焊工必须持证上岗证。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一、二级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二级焊缝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
(3)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2.7 丝扣连接安装通病:
①丝扣连接的根本外罗管螺纹过多或未露管螺纹;②丝扣连接接口处的外露密封材料(生料带或液体密封材料)未清理干净。
防治办法:
①连接根本管螺纹应外露1-3扣;
②接口处的露密封材料在管材与管件预制时应及时清理干净,现场组装时的外露密封材料也应及时清理干净才符合规范要求。
2.8 薄壁无缝钢管焊口通病:
①未焊透;②咬边;③气孔超标4焊瘤及烧穿。
①预防未焊透:正确选择焊口对接规范,如焊接电流、坡口间隙、角度、钝边厚度、运条中随时调整焊条角度,时焊条与母材金属充分融合;②预防咬边:根据管壁厚度正确选择焊条、焊接电流和速度,掌握正确的运条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沿焊缝中心线对称和均匀地摆动焊条;③预防气孔:焊接前清除坡口内外的水、油、锈等杂物;注意采取防风雨措施;焊条使用前应烘干并应将焊条放置在干燥的容器内不应随意放置;对口时的连接固定焊点(一般是三点)就位焊接焊到该点时必须要机械打磨掉,如不打磨,该点固点就是出现超标气孔的根源所在;薄壁管一般都是打底焊和盖面焊两部分完成,焊接打底层要相对薄一些,一般不大于壁厚的1/2,薄的原因在于即使有焊接有个别气孔存在,也不超标;盖面焊时焊缝余高一般不超过2mm,在层间清渣的情况下,一般能达到气孔不超标;5)软连接材料使用正确,安装牢固,松紧适度无开裂、扭曲、超长,或当异径管使用等。④预防焊瘤及烧穿:根据焊条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电弧长度进行焊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