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管理射1干不耐涝,在每年的梅雨季节要加强防涝工作,以免渍水烂根,造成减产。病虫害防治锈病:在幼苗和成株时均有发生,但成株发生早,秋季危害叶片,呈褐色隆起的锈病。大田管理:①补苗:幼苗移栽大田种植成活后,应定期检查,发现缺株时要及时补种同龄苗,以保证全苗生产。初期喷95%敌锈钠400倍液,每7~101次,连续2~3次即可。合理轮作:在马唐、、田旋花等旱田杂草严重发生的农田,可采取
射干种植技术
水分管理射1干不耐涝,在每年的梅雨季节要加强防涝工作,以免渍水烂根,造成减产。病虫害防治锈病:在幼苗和成株时均有发生,但成株发生早,秋季危害叶片,呈褐色隆起的锈病。大田管理:①补苗:幼苗移栽大田种植成活后,应定期检查,发现缺株时要及时补种同龄苗,以保证全苗生产。初期喷95%敌锈钠400倍液,每7~101次,连续2~3次即可。合理轮作:在马唐、、田旋花等旱田杂草严重发生的农田,可采取水旱轮作的办法,使以上杂草无法生存,一些多年生杂草的地下茎可被淹死。
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宜选择2年生以上的实生苗或结合收获同时进行,时间在秋季枯叶后和春季出苗前。先将老根茎挖出,选取无病者,按其自然生长形状剪成3厘米~4厘米的根段,每段留2~3个根芽。对于它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近几年很多人开始人工种植射干,并且取得丰厚的收益。在准备好的畦面上,按 30厘米 X 30厘米挖穴栽种,每穴放 l~2段根茎,注意芽头向上,覆土压实,浇水。如已有绿芽,应将芽头露出地面。
(2)种子繁殖:9~10月,当蒴果枯黄并将开裂时,剪下果实,晾干打下种子,随收随播。可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5厘米~20厘米,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上或条沟内,覆土2厘米~3厘米。约20~30天即可出苗,如播种较晚,当年不出苗,翌年3月才能出苗,育苗地每1000平方米用种6公斤。移栽:当苗高6厘米时移栽到大田,1公顷育苗田可移栽20公顷,按行株距30~50厘米*26~30厘米,浇水,成活率达90%以上,2~3年收获。至4~5月苗高6厘米~10厘米时,可移栽大田。移栽方法是,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30厘米X 30厘米开穴,穴深5厘米~6厘米,每穴栽l~2株,填土压实,浇水。也可春播,时间在3~4月,方法同秋播,但应注意秋收的种子需贮放在湿沙中,否则易失去发芽能力。

露地育苗:春播在3月进行,秋播在9~10月,播前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干后,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沟,深6厘米,播幅
宽10厘米,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盖拌有土杂肥的细土厚5厘米,或将事先备好的种子撒播入苗床,覆盖5~6厘米厚的细肥土即可,播后稍加,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8~10千克。种子繁殖:射干种子在8-14℃时开始发芽,温度高达30℃时,其发芽率显著降低。增温育苗:通常为使射干播种当年延长生长期,可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能早播早出苗,用塑料小拱棚育苗可于1月上、中旬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先将混沙贮藏裂口的种子播入苗床覆上一层薄土后,每天早晚各喷洒1次温水,1星期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到3月中、下旬就可定植于大田。
采收与加工
栽种后2—3年收获,以春、秋季采收为宜。春季在地上部分未出土前、秋季在地上部分枯萎后,选择晴天挖取。挖取地下部分,洗净泥土,晒干,揉去须根,再晒至全干。
据分析,射干须根也含有有效成分,加工时揉下的须根,亦可利用,功用与根状茎同。
育苗地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苗高3~5厘米时,进行间苗和中耕除草,拔除过密苗、弱苗,并根据苗情适当追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