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具有能一次成型外型复杂、尺寸或带有金属嵌件的质地密致的塑料制品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在塑料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注塑机不论在数量上或品种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总数占整个塑料成型设备的20%--30%,从而成为目前塑料机械中增长快,生产数量的机种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1998年我国出口注塑机
注塑机厂
注塑机具有能一次成型外型复杂、尺寸或带有金属嵌件的质地密致的塑料制品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在塑料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注塑机不论在数量上或品种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总数占整个塑料成型设备的20%--30%,从而成为目前塑料机械中增长快,生产数量的机种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1998年我国出口注塑机8383台(套),进口注塑机42959台(套),其中1998年我国注塑机产量达到20000台,其销售额占塑机总销售额的42.9%。
伺服节能系列注塑机,配备了的伺服变速动力控制系统,在注塑机成型过程中对不同的压力流量,作出不同的频率输出,并对压力流量进行的闭环控制,实现伺服电机对注塑机能量需求的高速响应及匹配和自动调整。
1、 采用性能的伺服控制器,伺服电动机等节能器件。
2、 灵敏的伺服控制系统,启动反应时间仅需0.04S.
3、 伺服电机与液压系统组成闭环控制,相比传统机型重复精度大大提高.
4、 减轻模的冲击,延长机械部件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5、 减少电力的使用,在理想工作状态下该机型比传统注塑机节电效率可达20%-80%
6、 系统发热量远远传统注塑机,节约了冷却水30%左右的用量,延长了油路密封件和液压件的使用寿命.
7、 整行运行时噪音低,比传统注塑机明显下降.
5分钟学会注塑机操作规程
5分钟学会注塑机操作规程一、开机前仔细检查注塑机电源及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看其是否正常,按要求加润滑油,按(旋)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并按要求启动,进行试运转。
二、正确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
三、原料需要干燥时,应先在烘箱内按规定进行烘干。
四、检查原材料颜色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五、设定调模参数,并根据模具具体情况设定开、合模及顶出等各项参数,直至模具运行正常、平稳、安全。
六、设定料筒各段温度,预热机床。
七、在料温、模具温度达到预定参数(要求)时,进行排料、预注,并观察料流,直至其光滑、色泽均匀。
八、设定加料量、注射速度、保压转换点等参数,加料时要认真检查料筒内是否有杂质和杂物,严禁硬物,金属物进入料筒内。九、操作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温度,压力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机,关闭电源由机修员进行修理,恢复后在进行使用。
十、在自检中若有疑问或发现产品与样件有差异时应中止生产,及时报告检验员或带班长。
十一、注塑工应每隔1小时收集一次样件,同时作相应标记放置于同批产品旁。
十二、每班生产中至少擦拭、润滑模具两次,确保模具内外干净,润滑正常。作业结束后应清理料筒残料,清扫作业现场,按要求关闭注塑机。
十三、要经常检查烘箱温度,切忌高温烘料。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得随意去掉安全装置。
十四、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和机床开关,并做好机床保养和卫生工作。

11个注塑机操作要领,安全意识很重要
一、操作要求:1、在机器加热启动生产前要先打开冷却水阀,观察水道是否通畅。
2、合上控制箱边上电源开关,接通机内电源,按面板上的电机起动按钮启动油泵电机。
3、初次使用和较长时间未使用的机器,油泵启动之后,要性几分钟的空车运转后,方可开始操作。
4、打开料筒加热开关,接通电加热电源,调节箱门上恒温嘴和温度控制仪,进行温度设定,观察电流表电流的大小,以判定电热圈是都正常。
5、试车应从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依次进行,同时应检查重要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当确认正常或排除故障后,再进行试车。
6、加工停止或换料时要进行料筒清洗,清洗工作应在料筒加热状态下进行,清洗结束,立即关闭加热开关,清洗工作对加工易分解的物料尤为重要。注意:A、清洗时注座要退回;B、两种原料交替时温度的设定要根据高熔物料的要求调整;
7、加工停止时,先把动作操作开关转到手动位置上,其他动作开关放在断开位置,料筒加热开关关闭,按电机停止按钮关闭油泵电机,后关闭电源开关,结束工作。
二、注意事项:1、使用机器时必须注意操作安全,首先检查安全门的可靠性,在机器运转时切记不可将手伸入锁模机构当中,清理或维修模具时,必须关闭油泵电机。
2、调模时按照实际需要的锁模力调节,不仅能节省电力消耗,并将明显的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3、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应根据各动作的要求分别进行,不易过高,合理的设定压力;各纤维开关的位置,也应根据制成品要求进行调节,特别是注射至保压过程中切换点的调节必需注意,否则会使制品冲模不足,反之,导致制品产生过高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