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后来发展起来了一门学科 EMC。若想更深入了解,读 者可以去研读一下郑军奇的《EMC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有些例子相当经典。
(1)去耦。当器件高速开关时,把射频能量从高频器件的电源端泄放到电源分配网络。 去耦电容也为器件和元件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源,这对减小电流在板上传播浪涌尖峰很有 作用。
(2)旁路。把不必要的共模 RF 能
滤波电容器厂
为了研究、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后来发展起来了一门学科 EMC。若想更深入了解,读 者可以去研读一下郑军奇的《EMC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有些例子相当经典。
(1)去耦。当器件高速开关时,把射频能量从高频器件的电源端泄放到电源分配网络。 去耦电容也为器件和元件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源,这对减小电流在板上传播浪涌尖峰很有 作用。
(2)旁路。把不必要的共模 RF 能量从元件或线缆中泄放掉。它的实质是产生一个交 流支路来把不需要的能量从易受影响的区域泄放掉。另外,它还提供滤波功能(带宽限制), 有时笼统地称为滤波。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是很好的资料~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电容量和容差、额定电压、绝缘电阻、损耗率,这些参数主要由电容器中的电介质决定。电容器产品标出的电容量值。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大约在5000pF以下);纸、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器居中(大约在0.005μF ~1.0μF);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c.线路上通电状态时检测,若怀疑电解电容只在通电状态下才存在击穿故障,可以给电路通电,然后用万用表直流挡测量该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如果电压很低或为0V,则是该电容器已击穿。
1、标称电容量和容差
标称电容量是标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的偏差称容差。某一个电容器上标有220nJ,表示这个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为220nF,实际电容量应220nF±5%之内,此处J表示容量误差为±5%。若J改为K,表示误差为±10%;改为M表示误差为±20%。
电容器保护精讲
电容器接线形式主要有:单星形、桥形、双星形、两个单星形、三个单星形等(北京电网使用较多的接线方式为桥形和单星形接线)
电容器类型电容器组内部小元件接线为先m并后n串且无熔丝、同时外部接线也为先M并后N串,每个单台电容器都有一个熔断器。(如下图,每台电容器单元由m个电容器小元件并联、n段串联组成,每个电容器小元件串接一根内熔丝)
整定计算原则:有内熔丝的,只考虑内熔丝熔断,电容器元件退出运行,单台电容器有熔断器的,考虑单台电容器内小元件击穿或单台电容器熔断器熔断退出运行。
电容器的安全使用及维护
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应定期进行外观检查,外观应完好无损,无变形、无膨胀现象;如发现壳体膨胀、内部有响声和漏油,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爆1炸。
室内的温度应符合电容器的运行要求,运行过程必须作好室内温度的测量并作好记录。
运行过程的电容器的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应符合电容器的要求,不得长时间过压、过流运行。
电容器组的三相工作电流应尽量平衡。电流可允许在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运行,当超过1.3倍额定电流时应退出电容器并及时查明原因。
一般应每三个月对电容器组的外表面、套管表面及周围铁架上的灰尘清扫干净。
必须定期对电容器组上的接触点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松动应及时修复;套管及支持绝缘子应无裂纹及放电迹象。
一般每月对电容器的熔体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烧坏,应立即更换,熔体的规格根据电容器的额定电流大小确定;如果发现某个熔断体经常熔断,应重点检查与其连接的电容器并及时处理。
当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自动跳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重新合闸。
如发现运行的电容器有漏油现象应立即停电处理,轻微漏油的可降低负荷和室内温度并用粘接剂进行修补,修补后的电容器可继续但不能长期使用,漏油严重的要及时更换。
对运行中的电容器如需进行耐压试验,其交流耐压值必须按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等级确定(按下表),直流耐压试验值为交流耐压值的2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