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整改常用的基本方法
减弱干扰源在找到干扰源的基础上,可对干扰源进行允许范围内的减弱,减弱源的方法一般有如下方法:
a、在IC的Vcc和GND之间加去耦电容,该电容的容量在0.01μF到0.1μF之间,安装时注意电容器的引线,使它越短越好。
b、在保证灵敏度和信噪比的情况下加衰减器。如VCD、DVD视盘机中的晶振,它对电磁兼容性影响较为严重,减少其幅度就
传导发射整改方法
电磁兼容整改常用的基本方法
减弱干扰源在找到干扰源的基础上,可对干扰源进行允许范围内的减弱,减弱源的方法一般有如下方法:
a、在IC的Vcc和GND之间加去耦电容,该电容的容量在0.01μF到0.1μF之间,安装时注意电容器的引线,使它越短越好。
b、在保证灵敏度和信噪比的情况下加衰减器。如VCD、DVD视盘机中的晶振,它对电磁兼容性影响较为严重,减少其幅度就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但其不是唯1的解决方法。
c、还有一个间接的方法就是使信号线远离干扰源。
常见电磁兼容干扰问题
元器件的分布参数问题
在设备中,所选用的元器件本身的缺陷也会限制其性能的发挥。我们知道,所有的电容器都存在寄生的串联电感,两者构成了一个串联谐振电路:而所有的线绕电感器都存在绕组匝间和层间的分布电容,两者构成了一个并联谐振电路,这种电路的谐振频率比想像中的频率要低得多。例如,许多电容器的谐振频率100MNz;许多线绕电感器的谐振频率20MHz,至于变压器的谐振频率更有5MHz以下者。电磁干扰产生于干扰源,它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并有损于有用信号的电磁现象。因此,电路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这些元器件的实际性能,无论滤波器还是退耦元件,它们都具有在谐振状态下工作的可能性,这将导线线路与线路之间的串扰问题,这种串扰不但能对线路造成损坏,还能导致信号传输情况变得非常糟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