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温湿度确保菇蕾发生。脱袋后,进入催蕾阶段。此时要保持棚室湿度在80%~85%,主要采取早中晚棚内喷水措施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还要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3℃以下,若气温在23℃以上,每天应给菇棚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在早中晚进行,每次通风时间视情况保持30分钟。用旺火把水煮沸后,首先往帘上均匀地撒5cm厚的干料,不要一次撒的过厚,以盖住蒸汽为准。
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教
蘑菇培育架厂家
调节温湿度确保菇蕾发生。脱袋后,进入催蕾阶段。此时要保持棚室湿度在80%~85%,主要采取早中晚棚内喷水措施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还要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3℃以下,若气温在23℃以上,每天应给菇棚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在早中晚进行,每次通风时间视情况保持30分钟。用旺火把水煮沸后,首先往帘上均匀地撒5cm厚的干料,不要一次撒的过厚,以盖住蒸汽为准。
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教育引导广大菇农,树立意识,严格食用菌生产各环节技术要领,杜绝虚、假、伪、劣,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
应用条件。该技术适于规模化生产,栽培田的面积为300~1000平方米。
建造菌畦。挖深0.2米、宽1.4米、长20米以内的菌畦,菌畦间距0.8米以上,每隔6畦留1条4~6米宽的大型作业道,以利车辆进出。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栽培田不必留。
搭设遮阳棚。在栽培大田上方2.5~3米处搭设遮阳棚,要求遮阳棚密闭不透光。因此出菇期应特别注意通风,这与常规栽培不同,因棚内菇筒集中,每天呼出二氧化碳量也多,所以每天必须通风2~3次,每次1小时,北方寒冬期可短缩至20分钟,以防风干菌筒。棚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以免淋进雨水。上方再盖1层遮阳网,遮阳棚边缘以超过栽培田周边各3米为宜,使9~16时的阳光无法直射菌畦。春季在棚四周种植长蔓型植物,尤以长葫芦瓜、瓜、丝瓜、南瓜为宜。

因为蘑菇生长需要良好的通风换气环境,所以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的通风换气条件,合适的面积也会大让棚内部的空气进行对流,使大棚内的蘑菇都能够充分的接触新鲜空气,这样就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生产出高产的蘑菇来。但是由于露地栽培香菇生长期从栽培到出菇结束近10个月时间,而棚架香菇只有3个月~4个月,因此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我厂生产的食用菌培育架、食用菌生长架、食用菌苗架,既可以有效的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又能保证菌类生长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情况,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菌类温室生长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