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面极广,可以处理有机材料,也可以处理无机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后材料的某些性能会得到显著提高。以下介绍几种硅烷偶联剂的在新材料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在光材料中的应用
西安交大重点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太阳电池铝浆性能的影响及分析,当硅烷偶联剂为2.5%时,有机载体的表面张力可从约30 mN
有机功能偶联剂价格
硅烷偶联剂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面极广,可以处理有机材料,也可以处理无机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后材料的某些性能会得到显著提高。以下介绍几种硅烷偶联剂的在新材料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在光材料中的应用
西安交大重点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太阳电池铝浆性能的影响及分析,当硅烷偶联剂为2.5%时,有机载体的表面张力可从约30 mN/m 降低至25.69 mN/m,提高了铝1粉颗粒之间以及铝膜与硅片之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减少划痕和灰化,进而可使铝电极的接触电阻由0.60 Ω 降低至0.19 Ω。不同类型的钛酸酯偶联剂具有不同作用,能够取长补短,达到更满意的效果,必要时也可混合使用。
有学者将目光对准了玻璃的发光性能,这种玻璃是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芪3 掺杂铅-锡-氟磷酸盐的玻璃。将含有芪3的改性SnF2粉末掺入低熔点铅锡氟磷酸盐玻璃,获得了芪3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玻璃,这种玻璃有更好的投射性和均匀性。
在纳米级材料及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但是复合材料的固有缺点不能消除,通过利用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以制备性能更佳的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中加入偶联剂后就像增强体一样,可以显著提高材料性能。
用硅酸钠制备纳米SiO2乳液,用氯化铵控制粒径大小,然后与天然胶乳共混共沉制备出SiO2/NR复合材料。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 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力学性能较好。这种应用的典型特点就是增强,如混入塑料和橡胶的玻璃纤维和矿物填充物。除了无机复合材料,在纳米氧化锌制备中也加入了硅烷偶联剂,采用的硅烷偶联剂有KH550、KH 560、KH 570对纳米ZnO进行了改性,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纳米ZnO 粉体表面包覆了KH 570,晶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分散性变好。

除了制备纳米级的材料的研究,在复合材料中也有应用,如偶联剂在复合水泥砂浆中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5%-1%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多种复合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且能提高普通水泥砂浆和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的稠度,但会使其分层度略有增大。4、优异的渗透能力和透气性-可呼吸性实现混凝土内外的物质交换,防止内外压差。又如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废环氧模塑料粉(废EMC粉)进行表面改性并制备了相应的改性废EMC粉/PVC复合材料,提高了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而且也大大改善了废EMC 粉和PVC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
偶联剂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偶联剂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含量不够、悬浮物过多、水溶性不够要求。
偶联剂的偶联机理是对无机填充剂的有机过程。偶联剂亦称为一种“架桥剂”,他一端亲无机,另一端亲有机,在无机填料和有机树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无机填料经用偶联剂处理后,表面与偶联剂亲无机一端的化学键作用而达到有机包覆(被偶联剂作用后的无机填充剂称活化填充剂)。因此硅烷偶联既能与无机填料中的羟基又能与橡胶成分子链相互作用,有机功能偶联剂价格使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偶联,从而改善填充后橡胶的各种性能。活化填充剂加入有机树脂共混,其相溶性和分散性大幅度提高,从微观讲,两者相互紧密亲合,实现了产成品。从宏观讲,物理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在相同的性能指标下,可是无机填料大幅度增量使用,从而使橡塑制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应用于塑料体系,是填料得到活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填充量,减少树脂用量,降低制品成本,提高抗冲强度,抗张强度,同时改善综合加工性能;用于色母料,可是其颜料分散均匀,浓度提高,产品光泽度好,色泽鲜艳。
橡胶体系,对填料改性其补强作用,减少橡胶和防老剂用量,提高制品强度,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伸长率,明显改善胶料的抗老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