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改性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复配
采用粘土改性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的方式抑制粘土的负效应是目前研究蕞多的措施。粘土改性剂加入到混凝土后,被粘土优先吸附,可屏蔽或阻隔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这将确保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的吸附,进而充分发挥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的减水分散能力。
选用三聚磷酸钠(STPP)、十六烷基三化铵(CTAB)和柠檬酸(SCTT)分别作为含泥量抑
耐火材料减水剂
粘土改性剂与聚羧酸
减水剂的复配
采用粘土改性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的方式抑制粘土的负效应是目前研究蕞多的措施。粘土改性剂加入到混凝土后,被粘土优先吸附,可屏蔽或阻隔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这将确保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的吸附,进而充分发挥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的减水分散能力。
选用三聚磷酸钠(STPP)、十六烷基三化铵(CTAB)和柠檬酸(SCTT)分别作为含泥量抑制泥土分散组分、泥土吸附组分和离子络合组分,按质量比STPP∶CTAB∶SCTT∶水=25∶0.25∶10∶64.75配制的含泥量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复配后,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和1h后坍落度以及28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3%、80%和23%。
聚羧酸
减水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由于其母液通常具有引气性或在复配过程中加入引气剂以提高减水率,使得混凝土预制构件需要克服的表面蜂窝、麻面等问题更加严重。有研究认为,在聚羧酸减水剂中先掺入消泡剂,再掺引气剂,可获得尺寸均匀的微小气孔,即在保持较高减水率的同时,又能克服单纯使用引气剂容易产生的外观缺陷。
减水剂起泡状况与表征
采用震荡法观察聚羧酸减水剂(PCE)溶液中的气孔结构,具体试验步骤为:
(1)准备2个相同的250ml具塞量筒A和B。
(2)将配制好的固含量为5%的PCE稀释液分别注入2个具塞量筒中至50ml。
(3)向B量筒中加入0.05%有机硅消泡剂,稍微震荡后再加入0.1%的引气剂,静停30min。
(4)同时将2组试样以相同的力度在10s内连续震荡30次,然后观察量筒内的起泡状态,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减水剂耐水性的因素:
1.氯离子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氯离子对钢筋表面钝化膜有特殊的破坏作用,当混凝土中氯含量大于标准时,钢筋会锈蚀,而水和氧的存在是钢筋被腐蚀的必要条件,因此,若混凝土开裂,造成水和氧的通道,则钢筋锈蚀加速,促成混凝土裂缝进一步开展,混凝土保护层剥落,终使构件失去承载力。
2.C含量高 的水泥与C含量低的相比,在相同减水剂、相同掺量条件下,吸附减水剂的量就多,必然影响到水泥浆体系中其他矿物(C3S、C2S、C4AF等)所需分 散剂的数量,因而,显示出混凝土的流动性差。为此,对于C含量高的水泥若适当增加减水剂的掺量,就有可能使流动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