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和肛管是泄殖腔分隔、分化的产物。泄殖腔(cloaca)是后肠末端的膨大部分,腹侧与尿囊相连,尾端由泄殖腔膜封闭。胚胎第6~7周,尿囊起始部分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形成一镰刀状隔膜突入泄殖腔内,称尿直肠隔(urorectal septum)。此隔迅速增长,并与泄殖腔膜相连,于是泄殖腔被分隔为背腹两份。腹侧份称尿生殖窦(urogenital sinus),主要分化为膀胱和;背侧份为原
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直肠和肛管是泄殖腔分隔、分化的产物。泄殖腔(cloaca)是后肠末端的膨大部分,腹侧与尿囊相连,尾端由泄殖腔膜封闭。胚胎第6~7周,尿囊起始部分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形成一镰刀状隔膜突入泄殖腔内,称尿直肠隔(urorectal septum)。此隔迅速增长,并与泄殖腔膜相连,于是泄殖腔被分隔为背腹两份。腹侧份称尿生殖窦(urogenital sinus),主要分化为膀胱和;背侧份为原始直肠,分化为直肠和肛管上段。泄殖腔膜也被分为背腹两分,腹侧份称尿生殖膜(urogenital membrane),背侧份称肛膜(anal membrane)。肛膜外周为一浅凹,称肛凹或原肛(proectoduem)。肛膜吸收后,消化管尾端与外界相通,肛凹加深,并演变为肛管的下段。肛管上段的上皮来自内胚层,下段的上皮来自外胚层,两者之间的分界线称齿状线。
消化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实验
食管
用食管标本观察食管的形态、位置和分段。食管是一条肌性管道,在脊柱前方,气管后方。上端和喉咽相接,下端经隔的食管裂孔进人腹腔,延续十胃的贲门部。食管可分颈段、胸段和腹段,全长25 cm。有三处狭窄部:第①狭窄部在食管起始部(平第6颈椎下缘);第二处在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三处在食管裂孔处(平第十胸椎体)。
消化系统的显微结构观察实验
食管
观察食管、胃、和结肠切片的肌层时,要注意这张切片是纵切还是横切,因为,在不同的切面上所看到的肌层的肌纤维排列方向有所不同。
用低倍镜观察人的食管切片(H-E染色)。管壁由食管腔向外依次可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四层。黄
1.粘膜粘膜可分二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结缔组织;粘膜肌层为纵行平滑肌,较厚。
2.粘膜下层 粘膜下层染色较浅,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食管腺为粘液腺和混合腺。于
3.肌层 食管的肌层很厚,大致分内环肌、外纵肌两层。观察并判断你所观察的切片,食管肌层是哪种肌纤维?
4.外膜 食管外膜为纤维膜,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
在以上各处的结缔组织中,都可看到血管和神经的断面。
化系统分泌实验
1.胃液分泌实验 胃液收集常选用狗和大白鼠。由狗右侧嘴角插入胃管收集胃液,大白鼠则需剖腹,从幽门端向胃内插入一直径约3mm的塑料管,在紧靠幽门处结扎固定,以收集胃液,可进行胃酸的测定和胃蛋白酶的测定。
2.胰液分泌实验 胰液收集可选用狗、兔或大白鼠。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狗在主胰管开口十二指肠降部,距幽门12cm左右处,要将十二指肠翻转,在其背面即可找到。兔的很分散,胰管位于十二指肠的升段,距离幽门约17cm左右处。分别向主胰管内插入细导管收集胰液。大白鼠的胰管与胆管汇集于一个总管,在其入肠处插管固定,并在近肝门处结扎和另行插管,就可分别收集到胆汁和胰液。大白鼠的胰液很少,插入内径约0.5mm的透明导管后,以胰液充盈的长度作为观察胰液分泌的指标。慢性实验时可选用狗作胰瘘手术后收集胰液。
3.胆汁分泌实验为了观察某些对泌胆、排胆以及存在于胆系内的影响,需要研究用药前后胆汁流量及其成分的变化。胆汁可分别给动物作胆囊瘘和总胆管瘘收集。胆囊瘘常选用狗、猫、兔和豚鼠进行,而以狗为佳。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以右肋缘下横切口的暴露为满意。如欲观察肝胆汁的分泌情况需要结扎胆囊管或选用大鼠,因后者无胆囊,所以作总胆管造瘘手术常选用大白鼠。收集胆汁后可进行各种胆汁的化学分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