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指出“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到底是每个揉搓步骤15秒,还是六步揉搓共15秒?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重新学习一下。
首先来看一下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5秒的定义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后面的附录A里:
A.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消毒洗手液厂家
我国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指出“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到底是每个揉搓步骤15秒,还是六步揉搓共15秒?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重新学习一下。
首先来看一下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5秒的定义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后面的附录A里:
A.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A.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A.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3.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3.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3.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3.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随机选择医护人员,手部没有血液以及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两组各设60人;洗手组使用洗手液,手消毒组使用手消毒剂,均按六部洗手法揉搓双手1min,双手自然干燥后即可采样。用浸有洗脱液的无菌棉拭子采集手卫生处置前、后的标本,放在37℃的温箱中培养48 h ,进行细菌菌落计数。
洗手后的细菌菌落数较洗手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手消毒前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洗手效果与手消毒效果,后者优于前者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先洗手,后消毒。
b)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手消毒。
洗手遵循以下方法与要求
a)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b) 取适量的洗手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可使用清洁指甲用 品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使用揉搓用品清洁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c)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
d) 使用干手用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
结果聚维酮碘组和爱护佳组的手部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洗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爱护佳组时间较短;两组间消毒后120min手部细菌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3类切口患者分别使用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切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爱护佳手消液是一种新型的良好的洗手消毒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