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耐弱酸,耐弱碱,耐中性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PC是一种线型碳酸聚酯,分子中碳酸基团与另一些基团交替排列,这些基团可以是芳香族,可以是脂肪族,也可两者皆有。双酚A型PC是的工业产品。PC是几乎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PC高分子量树脂有很高的韧性,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600~900J/m,未填充牌号的热变形温度大约为130°C ,玻璃纤维增强后可使这个数值增加1
pc制品制造
聚碳酸酯耐弱酸,耐弱碱,耐中性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PC是一种线型碳酸聚酯,分子中碳酸基团与另一些基团交替排列,这些基团可以是芳香族,可以是脂肪族,也可两者皆有。双酚A型PC是的工业产品。PC是几乎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PC高分子量树脂有很高的韧性,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600~900J/m,未填充牌号的热变形温度大约为130°C ,玻璃纤维增强后可使这个数值增加10°C。PC的弯曲模量可达2400MPa以上,树脂可加工制成大的刚性制品。100°C 时,在负载下的蠕变率很低。PC耐水解性差,不能用于重复经受高压蒸汽的制品。浙铁大风是国内家商业化规模生产的聚碳酸酯内资企业,一期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已于2014年建成,并于2015年4月开始稳定生产。
聚碳酸酯的熔融黏度较尼龙,聚、聚乙烯大得多,这对注射充模有影响,因为流动长度随黏度增大而缩短。其流动特性接近于牛顿流体,熔融黏度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对温度的变化则十分敏感。因此,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通过提高温度来降低黏度比增大压力更有效。聚碳酸酯的熔融黏度较尼龙,聚、聚乙烯大得多,这对注射充模有影响,因为流动长度随黏度增大而缩短。其流动特性接近于牛顿流体,熔融黏度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对温度的变化则十分敏感。如聚亚碳酸酯,聚三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熔点和玻璃化温度低,强度差,不能用作结构材料。因此,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通过提高温度来降低黏度比增大压力更有效
出台政策鼓励和促进聚碳酸酯产业发展
针对目前聚碳酸酯产业面临的供需缺口巨大,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局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建设聚碳酸酯项目,指导和促进聚碳酸酯产业的发展。
2013年3月,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类鼓励类包括了6万吨/年及以上聚碳酸酯生产装置。2017年6月28日,发改委和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其中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中包括了6万吨/年及以上聚碳酸酯(PC)。①机械方面,各种工作负荷不大的齿轮、齿条、凸轮、蜗杆、螺钉、螺母、管件、叶轮、阀门用零件、照相器材用零件及钟表用零件等。
2016年4月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中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石化产业发展的七大任务,其中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加快空白产品的产业化过程,具体任务包括了推进PC(聚碳酸酯)、PEEN(聚醚醚腈)等工程塑料和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等聚烯烃树脂及有机硅单体的研发。化学聚碳酸酯(PC)是碳酸的聚酯类,碳酸本身并不稳定,但其衍生物(如,尿素,碳酸盐,碳酸酯)都有聚碳酸酯一定稳定性。
2016年10月,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聚碳酸酯列为了代表性产品之一,预测未来几年聚碳酸酯需求量年均增长率6.7%,2020年的需求量将达到230万吨。规划提出了在化工新材料发展工程中要加快开发3D打印用的PC-ABS材料等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部门发布公告称,2011年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由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负责召回。
聚碳酸酯工艺助力产业发展
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工艺已先后发展出了溶液法、界面缩聚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酯交换法)和非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经过多年发展,也开始聚碳酸酯工艺技术开发领域取得突破。
浙铁大风10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采用了“中外联合设计、系统集成,关键设备国际采购,逐步提升设备国产化率”的发展模式,在优化组合国内外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自制工艺路线,实现集成。这一的工艺技术路线的性在于,三套联合装置通过“——碳酸二苯酯——聚碳酸酯”的生产路线,可以实现物料全过程的循环利用,废水排放基本为“零”,并可消耗3.6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浙铁大风已申报12项专利,其中6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5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聚碳酸酯的熔融黏度较尼龙,聚、聚乙烯大得多,这对注射充模有影响,因为流动长度随黏度增大而缩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