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液压泵维修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工程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1台推土机出现柴油机动力不足、机械无法工作的故障,维修
掘进机液压泵维修
工程机械液压泵维修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工程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1台推土机出现柴油机动力不足、机械无法工作的故障,维修人员拆卸分解了PT喷油泵和喷油器也没有找到故障原因,更换1个喷油泵试验,故障依旧。后检查故障是由于所用柴油内部杂质、水分过多引起,而此次拆卸却导致PT喷油泵的性能明显下降,柴油机功率不足。因此,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工程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工程机械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工程机械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些,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不论大件小件,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一个一个更换试验,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1台挖掘机,因转向困难到某厂维修,厂家更换了叶片泵(转向泵)、溢流阀、转向油缸等零部件也无济于事,后发现故障原因是转向油箱到叶片泵的一根液压油管内部老化胶脱,致使液压油液流量及压力不足所致。还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其技术性能,如发电机、起动机、机油冷却器、齿轮油泵等出现故障,不需要复杂修理工艺即可修复,但维修人员却要求用户更换新件,一味采取“换件修理”的方法,造成严重的浪费。上述盲目换件试验和一味更换可修复零件的做法在一些修理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维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对能修复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复技术性能,杜绝盲目更换零部件的做法。
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
在修理液压泵时,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工程机械使用的螺栓,如传动轴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喷油器固定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大、抗剪切力强,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实际维修作业中,有些维修人员发现这些螺栓损坏或缺失时,一时找不到标准螺栓,有的随意取来其它螺栓代替,有的自行加工代用,这些螺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工程机械的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挖掘机后桥轮边减速器内连接行星轮架和轮边减速器壳体的6只螺栓承受较大的扭矩,这6只螺栓发生断裂损坏,一些维修人员使用其它螺栓或自行加工代用,常出现因螺栓强度不够而再次折断的情况;有些部位需用“小螺距”的“细扣自紧”螺栓、铜螺栓、镀铜螺栓,却使用普通螺栓代替,导致出现螺栓自行松脱、拆卸困难等现象,如柴油机排气歧管固定螺母多为铜制,防止受热或使用时间过长不易拆卸,但在实际维修时,却多数使用了普通螺母,时间一长拆卸十分困难;有些螺栓经使用后会出现拉伸、变形等缺陷,有些技术要求规定拆装几次后必须换新的螺栓,因维修人员不了解这些情况,多次重复使用不合格的螺栓,也易导致机械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维修工程机械时,当螺栓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更换符合要求的螺栓,切忌乱用螺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