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教育:让孩子自我管理
国际象棋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我管理,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国际象棋着法多变,趣味横溢,是融艺术、体育、科学、智慧和灵感为一体的一种游戏。有一句我们经常来形容孩子的话“这孩子心里有数”,一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代表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于是,我们发现对于心里有数的孩子,父母操心的地方是少的。因为孩子自己能掌握好自己的时间进
少儿培训班
国际象棋教育:让孩子自我管理
国际象棋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我管理,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国际象棋着法多变,趣味横溢,是融艺术、体育、科学、智慧和灵感为一体的一种游戏。有一句我们经常来形容孩子的话“这孩子心里有数”,一个心里有数的孩子代表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于是,我们发现对于心里有数的孩子,父母操心的地方是少的。因为孩子自己能掌握好自己的时间进度,每个阶段他都会自己建立目标并达成目标。而总让我们操心的孩子不会设立目标,事情一再拖延,即使完成了也毫无达到目标的那种喜悦。
那么,这些“心里有数”的孩子是如何培养的?
首先,要让孩子享有一定的自由。
比如安排自己时间的,决定要做事情先后顺序的,当然也包括犯错的。第二种:我很喜欢这个老师,既然每一步他都会教我的,干脆下棋前从他那里找到吧。具体到国际象棋课堂,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自由,没有被管束的感觉,上课是这样,下棋也是这样。曾经见过一位国际象棋老师,几乎孩子每下一步他就在旁边指导一句:这步棋应该这样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孩子只会有两种反应,首先:我每一步都是错的,我是不是不会下棋?第二种:我很喜欢这个老师,既然每一步他都会教我的,干脆下棋前从他那里找到吧。
让孩子自由上课和下棋,却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还要不要课堂纪律?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要不要管?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
课堂的纪律和兴趣保持,就像棋盘上的实地和厚势一样,不可偏废。即使获得胜势,也要充分利用时间,并且要时刻提防对手的陷阱和反击。需要把握“度”,只不过大多数老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没办法做到既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又让孩子保持学习的乐趣。而且一个课堂,会有调皮好动的孩子,也有内向文静的孩子,课堂上要兼顾,就像一位美国教育家所言,老师是门技术活。
所以,请大胆地在课上给孩子自由,让他自己管理自己。我们老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课堂引导能力,而不是压制和强迫。
仅仅给孩子自由还不够,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例如时间,老师和家长适时的帮助,反复练习的机会,然后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并完成它。
帮助孩子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孩子缺乏自信,目标就要定低一点,让他有机会尝试成功的快乐,建立自信心。七、建立下棋从容的节奏尽量教会孩子在对局任何阶段都要好好利用时间。例如班上老输的孩子,帮他定的目标可以是比上次对局地盘增加多少个子,或者多吃掉对方几个子,而不管自己死了多少子。对于比较骄傲、争强好胜的孩子,目标就要定的高一些,更有挑战性。制定目标后,还需要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例如每个月或每一周,和孩子一起分析要达到的目标,自己需要怎么做。
要完成目标,让孩子学会管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可用来玩的时间。国际象棋课什么时候去上,课堂上自己怎么做,回家后多长时间做作业,这些都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并且让孩子自己制定时间管理策略。
孩子制定好时间管理策略后,家长一定要配合,不要觉得孩子的事情不重要。”他走向我,深深地鞠躬,坐下,从怀中取出了国际象棋棋盘,:“听说你是候补大师,让我们下一盘棋吧。有的家长会因为在外面吃饭、雨雪天气、出门游玩等等理由从而耽误孩子上课,反正老师会补课的;还有的家长会干涉孩子分配时间的自由,明明说好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实际却又安排他做别的事情。这样一次两次后,家长和老师前期为孩子自我管理付出的努力就抵消白费了。
后,要让孩子知道必须对结果负责,并真正让他承担这个责任。杰出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维〃阿纳吉耶夫曾指出:“国际象棋不仅是智慧的比赛,更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下棋时,孩子已经知道: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对每一步棋及至整盘棋的结果负责,无论是输是赢。这个观念除了下棋之外,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例如:睡懒觉导致上课迟到而被老师处罚,比赛时因为轻敌大意弄丢唾手可得的奖牌。只有他自己对结果负责了,他才会真正开始自我管理。别担心孩子承担不了很坏的结果,也别心疼孩子还小,他们总要长大的。
声明:本文转自映美杯国际象棋联赛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十个理由,让你学习国际象棋!来学国际象棋吧!
国际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拥有众多爱好者的棋类游戏;同时也是融科学、文化、艺术和竞技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
1.国际象棋与实用
你可能不会在生活中用到“马象杀王",就像你不会在生活中用到110米跨栏一样。但你每天都要进行无数的“判断”与“选择”。国际象棋恰恰是训练你如何进行判断与选择,并且在你做得对的时候用赢棋来奖励你,在你做得不对的时候用输棋来惩罚你。
2.国际象棋与天赋
如果你个子不高,你可能不适合打篮球;如果你个子高了,你可能不适合练体操;如果你爸妈身材不好,你可能不适合跳芭蕾;如果你家里不够有钱,你可能不适合学高尔夫。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学国际象棋。
3.国际象棋与花钱
一台钢琴需要一万元,其档次对大师来说仍是不屑一顾的。而一副国际象棋只要几十元,在大师的手中完全可以下出大师的棋。
4.国际象棋与创造
你可能学了二十年乐器但一直在演奏别人的作品,但你从刚开始下的每一盘棋都是你自己的作品!
5.国际象棋与人生
优势下如何进取,困境中如何固守,平稳时如何控制局面,绝境下如何放手一搏……国际象棋与人生相通。
6.国际象棋与信息时代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个人争夺一本《九阴真经》,那是过去的事了。全世界国际象棋高手每周的对局都可以从互联网免费获取,家用电脑上装的国际象棋软件已经能达到大师水平。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有条件成为大师。
7.国际象棋与心理健康
你可能从小就锦衣玉食,没吃过苦,但你不可能永远不输棋。在挫折中成长,也就锻炼了承受挫折的能力。
8.国际象棋与天才
几岁小孩可能打赢泰森,但几岁小孩完全有可能下赢卡斯帕罗夫。
9.国际象棋与训练
你不能在家里打网球、游泳,但你可以在家里下国际象棋。你不能在晚上或中午弹钢琴吹小号,但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下国际象棋。
10.国际象棋与伤病
拉小提琴会使你左耳听力受损,高台跳水会损伤你的视力;拳击会使你过早得老年病;但下棋可使你益智呀!


当孩子说他不想学国际象棋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
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与孩子平等对话,
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如某天孩子突然看到生动形象的国际象棋感兴趣的时候,
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后,
孩子发现这个看似好玩的游戏
其实还需要动脑、需要承受失败,
想要逃避和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
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
殊不知这是家长在“偷懒”,
打着“爱孩子”“ 尊重”和“民主”的幌子,
看似非常爱孩子,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
这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假若什么都要听一个没有正确评判能力的孩子的决定,
那还需要父母干什么。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
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
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
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
形成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
什么都做不成。
案例一:孩子“不想学”,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第di一次看到栩栩如生的国际象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