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雕,以结合亚再还原制得,化学名称为次甲醛或甲醛合次,化学式为CH2(OH)SO2Na·2H2O,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易溶于水。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遇酸即分解,其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120℃下分解产生甲醛、和等有毒气体。
化学名称为次甲醛或甲醛次,其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吊白块结构式分子量1
雕白块作用
又称雕,以结合亚再还原制得,化学名称为次甲醛或甲醛合次,化学式为CH2(OH)SO2Na·2H2O,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状,易溶于水。常温时较为稳定,高温下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有漂白作用。遇酸即分解,其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120℃下分解产生甲醛、和等有毒气体。
化学名称为次甲醛或甲醛次,其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吊白块结构式分子量154.11,呈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末状,易溶于水,常温下较为稳定,遇酸、碱和高温极易分解。 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120℃下分解为甲醛、和等有毒气体。
甲醛加入量。甲醛加入量要大于理论量,这是因为过程中会有少量挥发损耗,溶液中有少量残留,反应的中间产物也不能全部转变成产品。但加多了也无助于提高产品含量,造成浪费。 合成温度。在加入了甲醛之后,反应液呈较强的碱性,锌的活性降低,需要通过加热来提高其活性,进而将体系中的中间物还原,终生成甲醛合次。但锌被加热后发生的是放热反应,使体系温度升高,如果不加控制,过高的温度会使已生成的甲醛合次分解。
吊白块对NIH小鼠经口灌胃LD50为8317mg/kg,参照评价其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级。但是,试验中各组动物均出现了体位异常、运动失调、抽搐痉挛、呼吸急促、紫绀等症状,这一结果说明,吊白块在整体试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毒性。掺入食品中的吊白块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可引发过敏、肠道刺激、等。吊白块遇热、酸不稳定,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来自其分解产物——甲醛、和。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沸点为-21℃,为原生质毒物。一般低水平的甲醛摄入量不会引起身体的剧烈反应,产生甲醛是因为机体吸收甲醛的量超过了正常代谢所能承受的限度。甲醛可降低机体的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和影响机体的应答,对系统、系统、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均有毒性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一次性摄10~20 mg就能致人。尤其是对有病、过敏体质的人以及婴幼儿和孕妇影响较大,婴儿连吃20天含万分之一甲醛的牛奶可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