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的注意事项
1、掌握技术
在下定决心养殖之前,应全位掌握好青蛙、苍蝇、蚯蚓、黄粉虫、EM生物等全位养殖技术,技术是生产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基础,没有掌握好全位的青蛙养殖技术,就不要盲目行动,这样会得不偿失。
2、选择好场地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安静,地势稍高不被水淹的地方建场。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
青蛙种苗批发价格
青蛙养殖的注意事项
1、掌握技术
在下定决心养殖之前,应全位掌握好青蛙、苍蝇、蚯蚓、黄粉虫、EM生物等全位养殖技术,技术是生产的核心力量,是成功的基础,没有掌握好全位的青蛙养殖技术,就不要盲目行动,这样会得不偿失。
2、选择好场地
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安静,地势稍高不被水淹的地方建场。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
3、场地建设
找好场地,应及时修建好种蛙池、孵化池、蝌蚪池、驯化池、幼蛙池和成蛙池等。
4、完善配套设施
青蛙是以虫为生,主要扑食活性昆虫为食,在人工养殖青蛙的情况下,也要着手发展人工养殖一些活性昆虫,但很方便也很快捷的手段还是养殖蝇蛆、蚯蚓、黄粉虫等,但在养殖之前,一定要做好饵料生产工作。
5、准备好种源
各项工作做好后,应准备好青蛙的种子,青蛙繁殖期是每年的3-6月,所以在产卵之前,应充分准备好青蛙的种子,为高产打下基础。
重庆青蛙的分类及其基本生活特性
蛙养殖行业的发展
青蛙又名田蛙、田鸡等,一直以来被称为"庄稼卫士",一般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如:螟蛾、稻苞虫、稻蝗虫、蝼蛄、蟋蟀、叶蝉等,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数据分析显示:一只黑斑蛙,一年可以吃掉一万只害虫;一只泽蛙,的食虫量多达260余只,平均较少也有50-70只;并且蛙肉的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于牛肉25%,是有名的美味佳肴。近些年,随着青蛙养殖业的兴起,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情况下,人工养青蛙技术因为易掌握,设备简单,投资少,收益高的优势逐渐步入市场!
养殖青蛙,你能不搞懂青蛙的分类?
黑斑蛙: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眼间距很窄。前肢短,批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皮肤光滑,背面有一对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灰棕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数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腹面皮肤光滑呈鱼白色。
幼蛙有哪些饲养技巧
现在会有很多人养殖青蛙,而青蛙在不同的阶段,养殖技巧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幼蛙有哪些饲养技巧呢?青蛙养殖基地总结几点:
1、幼蛙放养前的准备工作,应该做好培养好充足的活饲料和幼蛙池的除害工作。
1)分级饲养。这样饲养既有利于幼蛙的生长,又便于正常的饲养管理。当幼蛙长到50g以上时,即可转入成蛙池饲养。
2)确定放养量。一般在土池饲养时,每平方放养体重4-5g的幼蛙80-100只;体重15一20g的幼蛙40一50只;在水泥池饲养时,其放养量可比土池大1一1.5倍。放养蛙的具体密度,应考虑气候、水质、饲料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而灵活掌握。
2、日常管理。
1)控制水质和水温。要每天清理剩余饲料,捞出池中的死蛙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落叶和杂物等。幼蛙生长适宜的水温为25一35℃。青蛙养殖基地告诉大家,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可在幼蛙池四周种植高大的乔木,每个蛙池应搭建遮阴棚,供蛙池遮阴,夏季防止水温过高,冬季则可防风防寒。
2)加强巡查。每天早、中、晚都要进行巡查,检查幼蛙的摄食活动情况,水温、水质情况。
重庆青蛙养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