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5mg/L,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水花小而密,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水色每天都在发生微小变化,并逐渐积小变为大变,水色每发生一次较大变化,等同于一次灾害。池塘水质透明度控制在30cm以上,泥鳅苗经过一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每个养殖户都知道,pH、融氧、氨氮、亚xiao酸盐等指标,养泥鳅的还需要关注总
泥鳅苗厂家
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5mg/L,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水花小而密,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水色每天都在发生微小变化,并逐渐积小变为大变,水色每发生一次较大变化,等同于一次灾害。池塘水质透明度控制在30cm以上,泥鳅苗经过一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每个养殖户都知道,pH、融氧、氨氮、亚xiao酸盐等指标,养泥鳅的还需要关注总碱度。可是说归说,往往水质有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养殖户也没办法真的判断出是因为具体哪些因素导致,因此用药也只能单纯的根据表象来用,用药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只能由自己来承担。在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水质的十一大指标,只有了解这些指标及会造成的后果,才能准确的根据功效来调水,避免半知不解造成的严重后果。今日主要是pH、溶解氧及氨氮。
泥鳅苗入池前应进行消毒。如何做到未雨绸缪,养殖全过程始终保持、调控好一池塘水是一门技术。可用1%的小苏打水浸洗20分钟~30分钟或1万IU/L的青溶液浸洗1小时。 坚持泥鳅苗饱食后下塘。鳅苗饲养的生产实践证明,泥鳅苗入池前喂1次~2次熟蛋黄或饲料酵母,如能捞取轮虫投喂更理想,其成活率或成长速度都比不喂的有明显提高,因此很多地方坚持鳅苗饱食后下塘。鳅苗运到后,先用网箱喂饵,再重新过数入池。
在网箱内取苗时,上风头的泥鳅苗一般体质较强,个体较大,下风头的鳅苗体质较差,个体较小,这样就可将个体大小不同、体质强弱有别的泥鳅苗基本分开,以免在饲养过程中个体大、体质强的泥鳅苗排挤个体小、体质弱的泥鳅苗,而逐渐形成大小分化。泥鳅苗往往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但在操作过程中要严防网箱中缺氧,以免造成损失。.泥鳅苗下塘时要选择深水处,紧贴水面慢慢放苗。据试验,鳅苗从30厘米高处倒入水中,可损伤5%~10%;距水面60厘米高时,鱼苗损伤率可达20%~30%。
现在就说一下防治方法和治liao
预防
1、水温及适当稀养。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患有痘疮病渔场进鱼种,不用患过病的亲鱼繁殖。
3、将0.5千克大黄研成粉末,用开水浸泡12小时后,与100千克饵料混合制成药饵,给越冬鱼投喂5-10天。
4、做好越冬池和越冬鱼消毒工作,调节池水pH,使之保持在8左右。
将病泥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全池泼洒,对治liao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3、投喂大黄药饵,同时全池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病毒灵,有一定疗xiao。
4、排去原池水3/5,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调pH为8,4~10小时后加入新水。想买书的朋友直接点击图片购买淘宝交易
(作者: 来源:)